【明報專訊】衣、食、住、行也可以與建築扯上關係?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回應展以「衣食住行」作主題,展現出香港日常生活中獨特的一面,大排檔等街頭飲食文化與空間的結合、九龍城寨的「拆」與「建」、電車穿梭在行人和露天市場,探索建築設計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該展覽在舊中區警署揭幕,是次展覽是去年底意大利第12屆威尼斯雙年展之國際建築展的延續,當時有超過4.4萬名世界各地人士參觀香港館。展覽以衣、食、住、行、教育及娛樂共6個主題,共有12個展覽單位。
8萬飲料盒 拼座椅餐桌
由城市再創庫及食評人兼藝術家歐陽應霽創作、以「食」為主題的「開.反.合」,創作人之一馮景行指出,回收超過8萬個飲料盒,壓成板塊,拼合成座椅、餐桌等。他形容,香港屬於中西混雜文化,這些拼合裝置反映出香港人的靈活性,「將現有的東西重組,好似茶餐廳、大排檔用摺枱、摺櫈,富有彈性」。他又指出,香港着重飲食文化,透過把飲料盒變成拼合裝置,成為空間的一部分。為了進一步展現香港特色,昨日邀請了首屆金茶王金獎得主賴旺明及曾獲CNN選為製出香港最佳雞蛋仔的賴釗鴻,即席炮製香濃奶茶及雞蛋仔。
以「樂」為題的「以拆為建」,建築設計公司RAD和上海攝影師Greg Girard展示出數千張關於九龍城寨的照片,呈現其過去與現在。雖然現在是休憩的公園,昔日卻是擁有人煙稠密的九龍城寨,熱鬧非常,展品介紹人Alberto笑說﹕「以前郵差派信也快發瘋,因為城寨內住屋縱橫交錯,派信也要有自己一套方法。」
即席炮製奶茶雞蛋仔
「住」體現出本地特色——密集房屋,房委會與攝影師Michael Wolf創作的「密度見和諧」,鏡頭下展現重複性的建築外牆,房委會展示透過公眾參與,探索如何建構和諧居住環境。展覽會開放至6月25日予公眾參觀,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