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醞釀疏導外儲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1日 05:59
2011年05月0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國家外匯儲備升破3萬億美元大關,向決策層發出預警。為對沖流動性,年內內地頻繁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央行票據付息成本持續累積,令貨幣政策動作空間日漸侷促,亦帶有對外匯佔款激增、被動印鈔的無奈。本周,北京的系列言論與消息顯示,官方或在醞釀新動作,以疏導外儲高壓。

央行官員警示頻出

最新外儲資料宣布後幾天,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即公開表示,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中國需要的合理水平,外匯積累過多,導致市場流動性過多,增加了央行對冲工作的壓力。

很快,中國最大的外儲經營管理者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就放出口風。該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撰文稱,外儲以每年4000多億美元的規模繼續積累,未來該指標仍面臨反彈壓力,並警告,若外儲增速不降下來,將會造成貨幣被動投放與流動性輸入,極大影響當前的物價和房價的調控,即便房價調下來,亦不排除資金流向其他市場,造成別的資產泡沫。

中投或二次注資 來源惹爭議

有消息稱,中國另一外儲投資者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即將獲得1000億至2000億美元的政府注資。4年前,該公司正是由中國財政部以發行特別國債的方式,籌資向央行購買2000億美元外儲注資而成立的。儘管前有「黑石」,後有「東電」,中投公司海外投資敗筆頗多,但不得不承認,中國海外高風險投資專業團隊缺乏,如此鉅額而集中的國家外匯儲備,亦無國際先例可以借鑑。

業內人士稱,中投曾內部商討二次注資方案。據稱,央行希望由其下屬的外管局直接注資並持有中投股份,或由外管局將部分外儲委託中投經營,但這兩個方案均遭拒絕,中投公司「老闆」財政部拒絕央行方面「染指」,仍堅持採取4年前的注資方式,由財政部全額出資。

設「中投第二」尚需時日

央行一直在游說開闢多元、多樣的外儲投資方式。本周更有傳聞說央行試圖設立外儲分類基金,分別投資能源、貴金屬等,外匯平准基金亦被重新提起,甚至有人說,中國將出現第二、第三個中投。

由於中國式制度問題,中國最大部分的外儲尚堆積於貨幣當局手中,無嚴格的風險區分,美國國債虧損,令這一國家戰略投資大手筆陷入尷尬。且中投僅掌管着鉅額外儲的一小部分,4年來其投石問路,仍在付出代價。

決策層認同外儲投資多元化的趨勢,央行官員甚至多年前就提出購買石油,但運作如此高風險投資,延攬專業人才難度不小,還將引部委間「地盤」之爭,欲使各方達成一致,還需磨合。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