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中央電視「引述」美國《國防新聞周刊》(Defense News)報道,指中國正在發展短距/垂直起降戰機殲-18。這款名為「紅鷹」的戰機具有超隱形特性,並裝有「激光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引擎。但央視的評論員則認為,至2020年,中美空軍實力仍有很大差距。
央視《環球視線》節目報道,近日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報道,中國正發展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並稱這款名為殲-18「紅鷹」的新型戰機極有可能在上月早些時候已經試飛。
裝配兩大推力矢量引擎
報道稱,該機具有超隱身特性,並安裝有「激光主動相控陣雷達」、內置武器艙以及兩個大推力矢量引擎,「這些也正是美國F-22戰機所沒有」。據美國著名智庫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副主任、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費舍爾(Richard Fisher)稱,2005年,他從中國航空工業人員處獲悉,中國正在籌劃一個類似F-35B垂直起降隱形戰機的項目。
「考慮到制海權問題,中國也存在着發展垂直短距起降戰機項目的可能。」費舍爾還稱,代號為殲-16的另一款隱形戰機已經建造完成,將於今年夏天首飛。該機據說是以殲-11戰機為基礎改型設計的,該戰機在隱形能力更加出色。綜合各種消息判斷,殲-16型戰機是一型既有較強空戰能力,又有強大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第3代改進型多用途戰機。
央視節目中同時播放了來自外國傳媒或網上流傳的戰機圖片,指雖然無法考證,「相信有些東西也可能屬於軍事機密。但是類似於這種飛機,是一種很正常的一個國家國防建設的需求」。央視的軍事評論員宋曉軍表示,「我覺得這些型號的飛機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當然都需要有,包括艦載機、垂直起降,這是大國的軍事,空軍前一輪應該說就已經開始追求的一些型號。」
評論指兩國空軍實力仍有差距
另一名央視評論員尹卓表示,中美兩國的空軍差距還很大。即使殲-20在幾年之後服役,屆時美國已有180多架F-22重型戰機,而到2020年,美國的F-35大約已經造了近千架;且美國下一代X-47B、X-37B太空戰機都已經在飛。除了數量的差距,中美戰機還有技術成熟度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