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岸人幣貿易 港當橋樑角色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3日 05:59
2011年05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與台灣去年簽署了ECFA,預期今後兩岸經貿會更深更廣。今年,國家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推動兩岸建立一個貨幣清算機制。可是,由於政治上的考慮,要兩岸馬上承認對方央行和貨幣地位,仍然有一定的難度。香港一直在兩岸經濟合作中,扮演橋樑的角色。台商可以如何利用香港的離岸人民幣金融系統,有效管理在內地的投資呢?

利用港結算系統 管理外匯風險

目前,內地方面已授權中銀香港(2388)為十多家台灣銀行在港分行,提供人民幣現鈔清算服務,而台灣金管會已允許多家台資銀行香港分行辦理人民幣業務,包括人民幣有價證券承銷、衍生性商品、人民幣有價證券投資,以及人民幣商品財富管理業務,如換匯、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以及目前約發行五檔的人民幣貨幣基金。台商可以利用在香港的人民幣結算系統,管理外匯風險。

過去,台商在內地進口生產原材料時,多以美元信用狀(LC)作為支付境外供應商的主要付款貨幣。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政策的落實後,通過利用人民幣信用狀,為台商提供多一個選擇。由於內地銀行開出人民幣LC不受外債額度限制,成本較低。一般的做法是,台商在內地設立非居民帳戶(NRA),將原本進口的人民幣資金,先在內地銀行進行一年期定存,再請內地銀行開立360天人民幣LC,加上海外供應商貨物的有關提貨單,到香港的銀行,包含台灣的銀行設在香港的分行,進行押匯取得美元付款。如果供應商是台灣本土企業,或者是母公司,可以再把美元兌換新台幣。

台企有機會賺取差價利潤

一年定存到期後,台商可以把定存的人民幣還給內地銀行,內地銀行則通過貿易結算機制,將這些人民幣匯款至香港給辦理押匯的香港銀行,償還當初取得美元資金。這方式的優點是有機會賺取差價:人民幣定存目前有大概3%到4%的利率,如果人民幣升值3%,香港的銀行會將升值後的匯差退還給台商,扣掉開立人民幣信用狀和在押匯費用後,一般有2%到3%的差價利潤。

雖然內地方面最近高度關注沒有貿易背景而假冒利用這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套利行為,可是對真正願意推動兩岸貿易的政府來說,台商利用香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機制進行貿易結算,仍然是目前中方樂意見到的。

楊宇霆

澳盛銀行高級經濟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