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白銀在最近一年成為商品投資王者,升幅逾140%,遠遠跑贏黃金與石油這兩大商品。但如此陡急的升幅亦催生白銀泡沫論,受拉登被殺消息刺激,現貨銀價格昨日早段在11分鐘內急跌12%(見圖),便引起市場關注這會否是有大調整的開端。
自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去年透露將推行第2輪量化寬鬆(QE2)以來,銀價由每盎司不足20美元,飈至上周一的每盎司49.8美元高位,創下31年來新高。聯儲局短期無望加息,以及全球通脹升溫預期下,令白銀與黃金一樣成為對冲通脹風險的投資品。然而,金銀價格比率現時比率約為1﹕33,意即每盎司黃金僅能換得33盎司白銀,遠低於過去10年平均1﹕60至70水平,縱使白銀工業價值遠高於黃金,許多投資員仍對白銀身價獨自暴漲百思不得其解。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最近在倫敦與蘇黎士的交易室內流傳着多種解釋銀價暴升的理由,包括﹕一名俄羅斯億萬富豪正在密密吸銀;中國央行秘密啟動買銀計劃;中國交易員利用白銀作抵押品換取信貸,推高內地白銀需求……這類陰謀論式解讀不難理解,對上一次銀價出現如此驚人升幅,正是野心家操控的結果——1970年代,美國石油大亨亨特兄弟開始瘋狂囤積白銀,人為製造供應短缺現象,推動銀價由每盎司不足3美元飈升至1980年逾50美元的歷史高位。
銀價走勢難測 高追風險大
大戶造市難以查證,但全民投資白銀熱潮到了瘋狂地步,令許多人憂慮銀價正面臨巨大調整壓力。全球最大的白銀上市交易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美股代號SLV)上周後期交易量,較首季日均交易量急升近400%,相比之下,追蹤標普500指數的SPDR S&P 500 ETF交易量下跌了約30%。財經雜誌《巴倫》指出,白銀ETF交易量急升,反映錯過之前升勢的大量散戶與短炒投機者正湧入市場,希望賺快錢。
徑現時看好銀價再升的仍大有人在,黃金與白銀過往都曾用作貨幣,兩者價格比率長期維持在1﹕15水平,若要追上此標準,銀價要升至每盎司近100美元,或金價跌至約700美元水平。但歷史同樣顯示,投機泡沫高速膨脹後,伴隨而來的總是沉痛大調整。1980年亨特兄弟造市行動爆煲後,銀價在短短4個月內爆跌80%。無人能說得準銀價走勢,但現時高追無疑須具備承受相當風險的心理準備。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