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合作力量大 香港加鹽田有賣點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3日 05:59
2011年05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梁穎秀:香港和蛇口都是鹽田的競爭對手,鹽田最初要突圍而出,應該相當困難。但經過多年的發展,三者的關係能否由competition轉為leverage,一起擴充市場?還是仍是宿敵?

商界沒有永遠敵人

謝錦添:商界沒有永遠的敵人,亦沒有永遠的朋友。短期來說,從商一定會面對zero-sum(零和)的問題,但擴大市場才是長遠發展之道。渤海灣是其中一個中國貨運市場,主要做北京及天津的生意;另一個市場是長江三角洲,做上海地區的生意;第三個自然是華南地區。但香港和深圳大多只做本區生意,連廣東省也未能完全兼顧,更遑論華南的其他9省,所以貨運市場仍有擴展空間。今天大家互相競爭,但兩三年後,整個市場將會變得更大。我們不能只顧當下,要放眼未來。

貨櫃碼頭動輒投資幾百億,由動工至完工,最快都要兩年,所以不能把眼界局限於3個月,而是兩三年,甚至十年,不然,你根本沒資格做基建。所以,香港及南中國要考慮華南地區9省的生意,重慶、成都、長江流域在這3年間,都變化極大,大家都着力於擴展市場。

壯大規模 向船企聯盟埋手

數年前,我花了3.5億買鐵路,很多人都認為我瘋了,因為那鐵路每年都虧蝕,但我相信它3年後一定會成功,因為高鐵滿足了客運的需要,普通鐵路便會用作貨運,將有長足發展。不要待人人都看到商機才動手,不然就太遲了。

鄺秉志:鹽田已起飛,但價格仍較香港便宜,是刻意減價的嗎?和黃集團在香港也有經營碼頭,會和鹽田發生衝突嗎?

謝錦添:如果市場仍是有限,一定會有矛盾。起初鹽田的價錢確是頗低,但已逐漸調高,此消彼長下,價格不會相差太遠。鹽田的價格比其他港口都要高,高出20%左右,香港除外。鹽田和香港就如兩兄弟,有些人認為它們互相競爭,但即使沒有鹽田,客源也未必會流入香港,因為還有其他競爭對手。客觀環境是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港口,一旦中國人不跟中國人競爭,外國人便會加入,屆時競爭可能更加激烈。鹽田和香港要互相協調,所以我經常回港向老闆匯報,處理兩者之間的矛盾。現時香港和鹽田的價格已不相伯仲,運往某些地區的價格,香港可能比鹽田更便宜。

同一終點 提供逾10個大型泊位

處理矛盾是一門藝術,需要很多協調的工作,如果香港和鹽田合作理想,可互補不足,提升服務質素,力量將會更強。例如,現時所有船公司都組成alliance(聯盟),全亞洲沒有一個地方,可在同一個終點,同時提供10個以上的大型泊位給它們,日韓和新加坡都做不到,但香港加上鹽田則做得到,這是很重要的marketing point(市場賣點)。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