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1998年起便開始制訂方案,消滅曾是反蘇盟友的拉登,9.11恐襲後,小布殊更發動反恐戰,出兵阿富汗,揚言不管生死也要擒獲拉登,但最終要歷時10年、耗資近萬億美元軍費,經歷3個總統才完成任務。10年反恐戰令美國付出沉重代價之餘,亦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造成以萬計平民死亡。
軍費萬億美元 僅次二戰
截至今年3月,美軍在阿富汗死亡人數為1510人。美國國會去年6月曾發表報告,估計美國9.11後發動的反恐戰,花費1.15萬億美元,僅次於二戰(以現時物價計算,二戰花費為4.1萬億美元)。國會預算辦公室2007年曾估計,到了2017年,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成本可能高達2.4萬億美元。據不同人權組織估計,單在阿富汗,平民死傷數目就介乎1.4萬至3.4萬人。
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使館1998年遭炸彈襲擊,前總統克林頓揚言要搗破拉登組織網絡。克林頓在9.11後亦透露,他離任前已下令生擒或殲滅拉登。但中情局官員曾指出,曾向克林頓作出多次針對拉登的行動建議,卻沒有落實。中情局1998至99年間共制訂5次行動方案,只執行了1次。98年美國使館遇襲後,美國向據報拉登處身的蓋達訓練營發射飛彈,卻未能殺死拉登。2000年,蓋達再向也門美軍戰艦發動襲擊,但美國針對拉登的行動未有升級。
圍困拉登 每日空襲百次無果
9.11後,美國對阿富汗開戰,消滅蓋達及拉登是首要目標。總統小布殊公開誓言無論是生是死都要捉到拉登。但美軍在10年戰鬥中,唯一最接近達成目標的一次,是2001年12月美軍特種部隊把拉登及過百蓋達成員圍困在阿富汗托拉博拉山區(Tora Bora)。拉登當時每天面對美軍過百次空襲,甚至要面對重達1.5萬磅的超級炸彈,據報曾寫下遺言,但最終成功越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邊境,消失在山區之中。
戰機屢誤殺平民 惹巴基斯坦不滿
美國2003年把反恐戰線延至伊拉克,消耗大量美軍人力物力,難以專注追緝拉登。中情局前副局長布倫南(John Brennan)批評﹕「追捕拉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但伊戰卻花掉這些資源。」美國2004年起改變策略,加強以無人轟炸機攻擊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邊境,但效果不彰,更不時誤殺平民,惹巴基斯坦不滿。
布魯金斯研究所中東事務資深研究員比曼(Daniel L. Byman) 2009年曾估計,美國在巴基斯坦平均每「定點清除」一名恐怖分子,便同時殺害10名無辜平民。反恐戰無法贏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民心,美國雖懸紅2500萬美元,但之前一直無法得到拉登下落的關鍵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