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上周一輪急跌後,B股市場出現連續兩天的反彈,投資者可否乘勢追擊?市場人士指出,B股估值雖然吸引,但結構與A股不同,在目前國企股的首季業績陸續揭曉下,B股與A股的關連性不大,要受惠中資股盈利增長,H股更加可取。
市場擔心上海國際板面世會影響B股的流動性,或取代B股,導致該股市上周急瀉,昨日則炒B股會私有化進入國際板,令股市出現反彈。事實上,兩者的行業結構不盡相同,國際板主要招攬大型的境外企業,如匯控(0005)、渣打(2888)、中移動(0941)及中海油(0883)等,而B股較集中在集裝箱和汽車類股份,所以若國際板推出,B股的流通性應不會大受影響。
至於A股比重較大為房地產及金融股,與B股市場亦有出入,雖然後者的估值相對A股廉宜,但規模較小,易受大圍氣氛影響而大上大落。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B股市場的股票數目不多、市值不大,承接力不夠,所以B股目前雖出現超賣的情况,但短期內仍不太看好。另外受惠業績亮麗,葉尚志首選中資內銀股,如工行(1398)及建行(0939)。
B股規模細 選擇少
A、H股差價吸引,過去6年平均水平為29%,目前溢價只有不到10%,為4年新低,現時A股估值22倍,低於過去15年平均的38.7倍。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管理董事陳淑敏認為,A、H估值廉宜,是投資內地市場的好時機,今年最看好內銀股。
內地的「五一」黃金周檔期與本港同步已踏入第4個年頭,翻查過去5年數據,內地股市在假期後只出現一次跌市,升市的機會較大,果然昨日滬綜指及滬深300指數雙隻錄得升幅,港股走勢則偏軟,昨先升後倒跌,乘勝追擊的投資者不妨買股搭配A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本港交投最多的A股ETF包括X安碩A50(2823)及XDB滬深300(3049),年初至今A50表現佔優,上升5%,後者則為3%,故A50現價與資產淨價的溢價也較高。
撰文:劉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