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黃泥涌峽道一截木麻黃的樹椏昨日折斷墜下,壓中一輛客貨車,司機及時緊縮閃避,僅受輕傷。該棵木麻黃未有列入樹木辦的問題樹木名單,樹木林立的黃泥涌峽只有一棵細葉榕被列入名單,本報日前報道,名單已9個月未更新。有專家指出,只有培訓出專門人才,才能解決本港樹木潛在危機。
現場為黃泥涌峽道12號利安閣對開,昨晨11時許,一棵生長於護土牆的20米高木麻黃,其中一截主幹約半米的樹椏折斷,壓中停在路邊分發外賣飯盒的客貨車。
司機緊縮車內閃避
逃過大難的客貨車司機張×偉(42歲)表示,他剛停下約一分鐘,聽到有樹枝墜落車頂,他不以為意,未幾眼前一黑,只見整棵帶有茂盛樹葉的大樹壓下,張嚇得緊縮車廂內閃避,車頭擋風玻璃亦被壓裂。直至樹木未有再將車壓扁,他始倉皇逃出車廂報警。消防到場後,發現客貨車被壓,出動電鋸將樹椏鋸斷分細始能拉離,現場交通一度受阻。
專家倡培訓專門人才護樹
港大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看畢相片後,發現折斷樹椏的部分樹皮呈現白色,其內部一半中空,相信為真菌侵蝕的現象,加上該截樹椏已生出「反應木」鞏固自己,相信真菌侵蝕已有一段長時間。
對於樹木辦成立一年多,但塌樹事件源源不絕,詹志勇表示相信樹木辦一直有工作,惟保護樹木並非一朝一夕,但政府投放於樹木保護的資源不足。他指出,樹木辦才成立一年,政府宣稱已培訓出幾千人負責樹木的監察及保養,但樹木保護專業人才的培訓並非短時間能完成,故即使有數千人負責樹木保護,在欠缺專業培訓下,他們的樹木保護工作只會是「有做,但做不好」。他建議,政府長遠可派員往外地進修,繼而接受專業培訓,培養出屬本港樹木保護人才,解決本港樹木潛在危機的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