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彭督顧問﹕港儲備足復建居屋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5日 21:59
2011年05月05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的財政預算案碰了一鼻子灰,連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左右手、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顧汝德都有意見,出書探討政府財政政策問題。顧汝德接受傳媒訪問時形容,港府經常說難以承擔長遠醫療、教育及房屋開支,其實只是一種迷思,因為香港有27個月的財政儲備,足以復建居屋及承擔醫療開支;反而政府決定派發6000元,顧汝德形容如「利市錢」,效用不大,反問特區政府「為什麼要學澳門?」

倡學星洲 分開住屋投資市場

有「魔僧」之稱的顧汝德(Leo Goodstadt),是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更是末代港督彭定康心戰室要員之一。即將出書為金融問題把脈的他,形容香港市民是「傾向相信政府」,例如相信人口老化,政府很難負擔醫療開支,亦相信復建居屋會影響樓市等,正因政府有這些「迷思」,傳媒、學者、非政府組織便應走出來,告訴港人真正問題所在。他說:「要打破迷思,香港是可以有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福利的。希望社會能盡快改變政府的看法。」

批沒視居屋醫療為首要項目

對於樓市問題,顧汝德認為應參考新加坡,將投資市場和一般市民可負擔房屋分開處理,若單靠更多土地供應,由市場去調節,結果亦是處理不到房屋的社會問題。他特別提到復建居屋,「中央政策組的民調顯示,絕大部分市民,甚至是有錢的人都支持復建居屋」。至於政府的房屋政策,顧汝德笑說:「如果我是發展商,我會非常開心。」

財政司長曾俊華多番強調政府要審慎理財,顧汝德指《基本法》雖然叫香港量入為出,但沒有提及政府需要多少個月開支的財政儲備,「《基本法》只是叫我們不要有赤字而已……現時27個月(儲備)足夠承擔到居屋計劃,承擔到醫管局不用有新收費」。

「好的社會福利不損經濟」

顧汝德強調,過去多年香港面對很多危機,但經濟仍然保持增長,提供到市民所需要的繁榮,香港政府亦沒有龐大債項,所以問題不是不能承擔居屋、醫療、教育開支等,而是政府不將這些視為首要處理項目。他認為「好的社會福利不會損害經濟」,希望社會能盡快改變政府的看法。

顧汝德的新書《金融海嘯論衡》今日在港發售,他在書中批判英美兩國之前信奉市場最有效的主義,減少金融市場監管,結果出現金融海嘯,反觀香港政府採取積極監管的角色,結果雖然出現雷曼事件,但沒有出現政府需要花大筆資金拯救大企業的事情。

明報記者 周展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