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愛國畫家馬家寶雖已去世26年,但遺下逾200幅畫作最近惹起紛爭。馬的兒子近年積極為畫作宣傳,但聲稱為其同父異母的姊姊欲染指畫作,興訟指自己才是合法繼承人,並揭發馬家寶1960年代在長洲居住習畫時的一段情。
馬家寶是中國寫實派畫家,擅長畫人像、靜物及香江風景,前律政司長梁愛詩亦曾學藝。1985年他因病去世,生前未有留下遺囑,終年58歲。
揭馬家寶居長洲一段情
馬家寶的遺孀譚慧敏今年2月入稟,要求申領馬的遺產,及要法庭聲明一名叫馬蕭蕭的女子並非先夫的合法繼承人,而馬蕭蕭去年10月存入的「知會備忘」亦屬無效。
馬家寶的兒子、大律師馬恩國(現年41歲)前日接受訪問,道出這名「哎吔家姐」的背景。他指父母1970年結婚,同年誕下他。但父親早於60年代在長洲居住習畫時,曾與一名年長10年、經常向他送飯的已婚黃姓婦人相戀,而黃婦乃馬蕭蕭的生母,但她於1982年去世。
兒子:有人想攞着數
馬恩國稱,13歲時首次見當年25歲的馬蕭蕭來訪探望父親,但父親從未指她是女兒,加上黃婦另有兩名較年長兒子,故至今不肯定馬蕭蕭是否其父所出。馬恩國又指母親譚慧敏早年與馬蕭蕭不睦,雙方關係至2000年才改善。至05年他首次為父辦畫展,亦有邀請馬蕭蕭參觀,並把關於她們母女及其他風景畫相贈,但當時馬蕭蕭表示畫作「阻地方」,只收下9幅。
馬恩國稱,07年自澳洲返港打算將父親畫作發揚光大時,馬蕭蕭先拒絕借回9幅作品拍照,其後更指所有畫作應交給她。馬恩國坦言,其實畫作多年來從無人問價﹕「父親心願係將作品捐予國家,但國家博物館都唔會輕易接受,我為咗責任先希望發揚光大」,他直言有人早年視畫如爛紙,如今以為畫作有價,即想取「着數」﹕「我在澳洲住大屋、揸Benz,根本唔憂無錢,家投資過百萬入去,就算升值都唔知幾時。」
【入稟編號﹕HCAP5/11】
明報記者 陳穎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