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昨就東亞運「糊塗帳」,召開首場公開聆訊。議員焦點除批評超支嚴重,更質疑政府有隱瞞開支之嫌,因審計報告揭發,原來在東亞運帳目以外,政府各部門額外承擔了逾1.3億元開支,若連同這筆帳目,整個東亞運開支便逾4億元,議員都大感咋舌。
政府2003年向財委會申請東亞運原則性撥款,當時預計開支為8400萬元,後來2006年追加撥款,預算大增47%至1.23億元。但最終東亞運「埋單」,除開支達2.9億元,更被發現另有額外1.32億,是由各部門調撥而來,換言總開支超過4億元。
公民起動何秀蘭形容,東亞運有很多「隱閉開支」,立法會審批撥款時不知情,做法很不妥當,就如各部門有個「小金庫」能隨時調撥。何秀蘭認為,負責制定東亞運預算的是前局長何志平,今次亦應由他交代。
議員形容的1.32億「隱閉開支」用了在哪裏?翻查審計報告,這筆開支主要由5個部門分擔,最大筆來自康文署,共有7330萬元,其餘則分別是民政事務局、新聞處、民政署及建築署(見圖)。
「改建場地為何不入東亞運帳目」
當中,康文署有一筆2270萬元,是用於僱用160人負責安排東亞運活動,質疑議員這筆費用為何不計算入東亞運帳目。同樣地,計算入建築署的開支,其中兩項是用作改善政府場地,及改建壁球中心作為東亞運辦公室,明顯與東亞運有密切關係。
多名議員質疑,政府估算欠周詳,甚至質疑當局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時,有意無意瞞騙立法會。民建聯李慧琼更要求當局交代,政府在舉辦「跨年代、跨特首、跨局長」的活動時,內部預算機制如何運作。
曾德成強調沒「隱閉開支」
曾德成指出,最初政府預算8400萬元,是按有限資源;其後要求財委會追加,是按需要和政府承擔能力,他強調並不存在「隱閉開支」,因所有開支都經立法會批准。他形容政府是一個團隊,隨時要做超出過去工作範圍的事,若要劃清界線指明開支用途等,擔心會出現各部門互相推諉說沒有資源而不協辦活動的問題。
康文署長馮程淑儀透露,康文署調撥東亞運的7000多萬中的2400萬元,是財政司長09年因應「抗海嘯、保就業」而給各部門開創職位,康文署為東亞運招聘160人進行宣傳等工作,並非康文署恆常工作,但有特定用途,例如舉辦社區參與活動,加強比賽支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