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護士過去一年流失逾1000人,比率高達5.3%,護士「無職升」兼照顧病人的比率偏高是護士離職的主因。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昨討論護士流失問題,多名議員擔心私家醫院繼續搶人,令流失率更趨惡化,要求醫管局在6、7月向立法會提交護士人手規劃,以便議員跟進。
平均1護士照顧16病人
立法會衛生服務界議員李國麟昨在會議上表示,香港護士協會在今年2、3月所作的醫管局護士人力資源調查顯示,以午更為例,平均1名護士須照顧14至16名病人,較過去兩年護士與病人人手比例更高,與國際上1名護士最多可照顧4至6名病人之指標的差距更大。
李國麟指醫管局不做人手規劃,護士人手流失率低時說人手夠,流失率高時,卻要護士照顧更多病人。其他議員也批評醫管局處理護士人手流失缺乏長遠規劃,挽留人手的措施流於空談。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說,醫管局有一套計算護士人手的方程式,分急症及康復的病人,每個專科如內科、外科、產科、骨科等均有不同的人手編制。議員追問為何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卻沒有護士人手規劃的資料,委員會主席梁家騮建議,醫管局在6、7月向立法會提交護士人手規劃,以便議員跟進護士人力供求失衡問題。
關注組倡將軍澳擱置產科
議員張文光擔心醫療產業發展如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私家醫院繼續向公院挖角,令護士流失更趨惡化。梁家騮表示,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轉來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的信,表達現時公立醫院產科醫生,以及兒科深切治療護士人手緊絀,連應付今明年的嬰兒出生率也有困難,要求政府協調全港初生嬰兒人數。
關注組指為了維持產科及兒科服務的安全,建議將軍澳醫院暫時擱置開設產科服務之計劃,待人手紓緩後再考慮。
議員同意下次會議討論將軍澳醫院開設產科服務的問題,除了關注組之外,委員會還會邀請西貢區議會等地區人士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