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政府親歷高鐵一役後,開始意識到社交媒體的威力,並破天荒透過社交媒體舉行直播論壇,提升「電子公民參與」(e-engagement)。本來大家都為政府踏出勇氣一步而拍掌,可惜最後因為效果不理想,被冠以「真獨裁、假諮詢」的罪名。今次政府再次捲土重來,當然不敢怠慢,據悉,政府在拋出細節前,還參考過利用互聯網出神入化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經驗,希望今次萬無一失。
做法不搞投票 憂網民「惡搞」
奧巴馬上任時,為3.6億美元的救市預算案舉行首次網上諮詢,白宮早在論壇開始前容許網民登入網站提交問題,並投票選出7個最受歡迎的問題,由奧巴馬作答。至於為何不效法白宮搞投票,消息人士稱最擔心招來網民「惡搞」。「如果說可以投票,在現今政治氣候,一定有人動員惡搞,如果投票結果是問官員『你是否共產黨員』?那只會阻礙到正常溝通。」
消息人士補充,今次選擇在晚上7時舉行,其實亦是參考了財政預算案及施政報告公布後,官員舉行的傳媒問答大會,同樣是在7時的黃金時間舉行;至於45分鐘長度,則是1小時節目扣除廣告時段計算出來,相信大約可回應近20條問題,足以滿足網民。
看中許曉暉「無棱無角」
有政治中人分析,政府今次選中許曉暉,相信是看中對方「無棱無角」,手頭亦沒有爭議政策,否則如果換上民政局長曾德成,相信又是另一回事。至於社企這個議題,本身亦沒有具大爭議性,加上周五是立法會審議關愛基金撥款的日子,吸引了傳媒焦點,相信今次「出事」的風險極低。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