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債基金 進可攻退可守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1日 15:00
2011年05月11日 15:00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亞洲債券市場今年成為理想的避險對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早前資金大量外流至歐美時,亞債受撤資潮影響較輕微,價格也能企得穩,這更吸引市場垂青,多家基金公司亦希望分上一杯羹,今年首5月已新推4隻亞洲債券基金及3隻新興國債券基金,均是瞄準新興亞洲債市。由於亞債可撰擇以美元或亞洲貨幣結算,分別視乎投資者想要較高的孳息率抑或貨幣升值,各有優點,任君選擇。

要受惠亞洲債券的回報,投資者可評估國家經濟增長前景、信貸質素、債券息率及貨幣升值潛力此四方面。先說前兩項因素,據匯豐環球研究及彭博預測,亞太區國內生產總值今年平均增長4.7%,高於美國及西歐的2.9%及1.6%。另外,大部分亞洲政府的信貸評級自去年均獲標普上調,包括印尼、菲律賓、印度及內地等,此誘發債息與發達國家的息差收窄,推動債價上升。

亞企借貸率低 盈利增長達兩成

不過,投資者要決定亞債中的本土貨幣國債還是美元企債,便取決於以下兩項因素。為了有效控制通脹,亞洲政府會採取收緊的貨幣政策,以及容許本國貨幣升值,故投資主權債券,除受惠於區內各國的基本因素持續改善外,並能捕捉亞洲貨幣升值。企債上升潛力則按照區內企業及行業的盈利增長,根據大摩及摩根大通預測,亞太區企業2011年盈利增長普遍上升19.6%,當中印度估計高達21.3%,高於美國及歐洲分別的13.8%及12.5%,亞洲企業的槓桿水平相對發達國家同業較低,顯示亞企財政狀况穩健。

在需求帶動下,亞債市場的規模過去2年急速增長,當中美元計價的亞洲企債選擇就較多。匯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債券投資總監陳寶枝預計,今年新亞債發行額可達800億至900億美元,年初迄今,高收益企債已佔總新債發行量58%。

「匯豐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主要投資美元亞債,本土貨幣債券最高只佔資產20%,陳寶枝指出,主攻高收益企債的原因,主要為基金重視息率收益,多於貨幣升值或債價上升,此外,亞洲貨幣較為波動,為平衡匯率風險,故本土貨幣價券比重最高只佔20%。

今年印尼盾韓圜升得最勁

宏利及富達與匯豐的投資策略有些出入,新推的「宏利亞洲總回報基金」最多七成資金放在亞太區貨幣,其餘約三成資產屬於美元計價企債。「富達亞洲債券基金」至少70%投資主要業務在亞洲的企債,全部債券均為投資級別。

今年10隻亞幣中,只有泰銖錄得跌幅,升幅最大為印尼盾及韓圜,兌美元分別大升7.7%及4.99%,陳寶枝技術上仍看好該兩貨幣,長遠來說則選擇離岸人民幣、印度盧比、新加坡元及馬來西亞林吉特。至於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升幅不到1%,宏利認為,現時人民幣估值偏低,該行旗下基金亦有將資產15%買入離岸人債。

目前離岸人民幣債券主要為金融類企債,佔總發行量47%,其次為主權及房地產債券,發行規模介乎10%至20%。大部分離岸人債均未有獲得評級(詳見圖),陳寶枝指出,這並不表示該批人債存有信貸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發行機構本身已有很好的評貸評級,故毋須額外向有關的評級機構申請。她建議,投資者應小心選擇,最好選擇高質素企業所發行的未被評級債券。

撰文:劉佩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