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公布的多項4月宏觀數據顯示,政府調控開始見效,內地經濟增長漸放緩。上月內地工業生產值同比增長13.4%,較3月大幅回落1.4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美林將之歸因為電力短缺及日本地震影響。但4月新增貸款卻仍出人意料的達到7396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亦大幅增加26.1%。
新貸7396億 超預期
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硬着陸風險低,通脹將於年中見頂,9月之後宏調有望轉向。
大摩料通脹6月見頂
通脹目前仍是市場關注核心,並左右政府宏調的力度。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上升5.3%,漲幅比3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但仍高出市場預期的5.2%。摩根士丹利宏觀分析師章俊指出,上月食品價格降幅不大,儘管蔬菜價格大跌,但糧食和豬肉價格漲幅明顯,他料漲勢將持續,而非食品價格的通脹也將由上游向下游傳導。摩根士丹利預期,CPI將於今年6月見頂,之後便將回落。
而固定資產投資也超出市場預期,章俊將之歸因為如下原因,首先是新開工項目的恢復,其中很大的支撐來自保障房建設項目,另外,上月新增貸款也高出預期,較3月回升近1000億元。瑞信宏觀分析師陶冬稱,4月為新季度的開端,新增貸款的攀升或許意味着銀行收到了新的信貸額度,而這說明政府對信貸增長加速容忍度很大。
不過,內地4月工業生產值同比增幅卻有所放緩,除因部分省份出現的電力短缺導致高耗能的重工業生產值明顯下挫外,章俊指部分企業首季庫存水平過高,需要消耗存貨,也拖累了生產值的增加。上月零售銷售增速亦放緩,美林報告指出,這完全因為上月汽車銷售急挫,同比錄得0.25%的跌幅,若排除該因素,零售銷售增長仍相當穩健。
本月底下月初加息機會大
市場普遍預期中國經濟硬着陸機會低,章俊指出,儘管6月通脹見頂,但該趨勢要到8月方能確認,故9月前宏調力度不會減弱,3季度前GDP(本地生產總值)按季增長將放緩。但到9月之後,政策將有望出現轉向,而GDP也會觸底反彈。大摩預期,人行會在5月末或6月初加息一次,但也不排除若通脹高企,會在6月末7月初再度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