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四川大地震滿3周年,香港特區政府撥款85億元承包援建的151個重建項目,共94個項目已動工或完成,本報翻查發展局去年12月向立法會呈交的進度報告,發現政府委派入川監工的獨立顧問,揭發當中近九成項目(82個),共有多達324個大大小小的質量及安全隱患,如有學校和醫院建築「落石屎」時候被加水稀釋「漏漿」、有鋼筋生鏽和數量不足,甚至有斜坡無建臨時護土牆等,影響樓宇安全(見另稿)。
有關報告呈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後,過去數月一直無安排開會討論,委員會主席劉秀成表示,將要求當局更仔細交代細節,包括是否涉及有人偷工減料,並安排議員再實地考察。
報告稱「瑕疵」 無重大質量問題
發展局則在報告中重申工程「無重大質量問題」,指一些「工程細節上的瑕疵」已獲川方跟進。剛退休的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發展局支援四川重建小組組長麥齊光昨亦向本報表示問題不屬嚴重,「香港和內地體制不同,重建過程需要磨合」,他每月上四川亦會持續與當地部門監察。
質量管理佔問題四成
政府撥款85億公帑支援四川重建,包括撥6100萬元聘請獨立專業顧問,負責入川實地抽查監工。由2009年至今,政府合共向立法會提交了5份進展報告和專業顧問監察結果。發展事務委員會曾開會討論首3份文件,至去年6月和12月的第四及第五份報告則只呈交備案,並無開會討論。
本報翻查最新一份由當局於12月16日呈交的進展報告,發現獨立專業顧問於「實地技術檢查觀察概要」中,列出324項工程問題,分為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記錄管理、工程進度四大類,當中以「質量管理」問題最多,達136項,佔總數四成(見圖)。
報告揭示至少10間學校、醫院、社區中心的建造過程出現「蜂窩」(出現蜂巢狀孔洞)、「漏漿」等與落石屎有關的問題。如馬鞍中學重建時,部分混凝土有「蜂窩」、疏鬆和缺陷等,而混凝土的品質亦不符合規範,施工單位卻未能提供水泥、沙石料等品質證明檔案。另一間綿竹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則被發現橫樑邊及柱底「漏漿」等。
在95宗「安全管理」中,20宗被指有「安全隱患」及「潛在危險」,例如有學校附近斜坡塌方、擋土牆未施工等問題。此外,亦錄得82宗「記錄管理」問題,例如施工單位未有提供指定報告,另有11宗涉及「工程進度」延誤的問題。顧問報告指出,324項問題都正跟進,部分已修正,餘下的會留待顧問下次考察時再檢查。
劉秀成指出,議員一直重點監察由映秀通往臥龍的「省道303」公路之建造困難,其他細節未深入討論,將跟進報告列舉的問題,包括鋼筋石屎問題會否影響樓房結構等,但估計都屬可補救的,不會有危險。
百分百跟進 部分已整改
發展局發言人回應稱,報告列出的問題,部分在其後的技術檢查中已確認完成整改,並在報告內清楚交代。至於尚待跟進的問題,港方亦已按川港援建合作機制,向川方通報並要求整改。現時,餘下的大部分問題已妥善處理。港方會確保每個項目在交付使用前,所有涉及設施安全和正常運作的問題已合理解決。
明報記者 盧曼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