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售出的3幅地皮,其中投得又一村及元朗牛潭尾地皮的發展商,都表示會將地皮全用來建洋房;而前嶺南書院地皮,地積比只有1.14倍,地產界預料有相當部分的地皮亦會發展洋房。測量師表示,建洋房近年成為利潤保證,主因是近年內地富豪對本港洋房趨之若騖,而且洋房「發水」空間很大,只要發展商加大發售時的建築面積(現時無統一計法,舉例將車房納入出售建築面積),便可拉低呎價。
「發水」空間大 利潤有保證
世紀21營運總監兼測量師陳東岳表示,近兩年本港成交價逾1億元的洋房,約有一半由內地富豪購入。他稱不少內地人以擁有本港物業為榮,而相對分層住宅而言,內地人更鍾情洋房。他表示,若一個項目內有部分是洋房,其較高的成交價,更可以成為項目內其他類型單位的指標。
有發展商高層表示,雖然洋房成交價往往較分層貴很多,但有很多方法令其「變平」。他稱,最常用招數是將洋房最低層變成車房,只要加一道捲閘,便可以將車房變成私人空間,令室內空間一下子增加約三分之一。住客然後會將車泊在花園,只要新盤首任管理公司(一般是發展商屬下公司)默許,住客更有可能將車泊在洋房外的道路。
低層變車房 「增」室內空間
另外,若洋房依着山坡而建,洋房與山坡之間的空間,由於位置不顯眼,有部分洋房的住戶亦會僭建為私人空間。但地產界人士稱,以上兩個方法都很可能違例,最終或會被當局取締。
雖然上月1日起,政府列明住宅項目內地面以上停車場,只有一半樓面能寬免,不過新指引亦列明若項目地積比低於1倍及高度不多於6層,地面以上停車場亦可能獲得全數寬免,變成亦令符合條件的洋房項目,較一般分層住宅更有發水優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