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商品市場沽壓持續,銀價繼周三暴瀉7%後,昨一度再跌近6%,邁向近25年內連續兩周的最差表現,銅價亦跌至5月低位。最新統計與調查顯示,資金大舉流出商品市場,多達三成投資者計劃減少商品投資。
商品弱勢令歐美股市受壓,資源股成重災區。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網絡裝置供應商思科(Cisco)發盈警及警告可能裁員,再加上中國再提高存款準備金要求,加劇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蘇前景的憂慮,從商品及其他風險資產撤退。
轉向防禦性較強投資領域
全球基金資金流向追蹤機構EPFR最新統計顯示,在上周四(5月4日)商品大跌市之前的1周,商品與能源基金出現大規模資金外流,相信是美國首季經濟增長放緩令投資者憂慮。與此同時,高息債券基金、抗通脹基金及另類基金(Alternative funds)則連續多周錄得淨資金流入,流入美股基金的錢則主要流向ETF與大型股份。EPFR研究部主管Cameron Brandt認為,這些數字顯示投資者轉向防禦性較強的投資領域。
彭博通訊社對全球投資者、分析員和交易員的最新季度調查亦顯示,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復蘇的樂觀情緒正在下滑,投資態度更審慎,近三分一受訪者表示將持有更多現金,30%計劃減少商品投資。這項在本月9-10日進行的調查發現,投資者對股票的胃口亦在冷卻兩成人有意在未來6個月增加股票投資,較上次調查減少一半。參與民調的Sagg Main Capital對冲基金創辦人Bill O’Connor說,聯儲局的「刺激遊戲已經結束」,是驅使他持有更多現金的原因。
高油價經濟放緩遏抑需求
國際能源組織(IEA)昨表示,高油價打壓北美需求 ,加上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將遏抑今年全球石油消耗,IEA 將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由每日143萬桶減至129萬桶,是去年中以來首次調低。但IEA認為油價仍將徘徊於每桶110美元水平。IEA新預測假設全球今年經濟增長由4.8%減至4.3%,當中以由發達經濟體組成的OECD跌幅最顯著。對於油價自月初以來大幅下滑,IEA指出,商品價格此前大幅上升以及美、中、德3大經濟體數據欠佳等因素,都刺激投資者沽貨套利,但該組織認為,商品牛市仍可再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高盛投資評級被下調「出售」
商品最近兩日跌市可謂上周大跌市的「餘震」,火頭之一是美國汽油庫存意外急增。路透社指出,一些大型石油交易商自3月起大舉押注美國汽油價格上升,主要原因是傳統上踏入夏季後汽油銷量會增加,但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汽油庫存不跌反而急升,加上汽油價格逼近每加侖4美元的關口,引起投資者擔心美國消費者減少消費。交易員表示,周三的跌市令歐洲一家大型石油交易商被迫斬倉,避免進一步虧蝕。
另外,著名銀行股分析員Richard Bove昨將大行高盛的投資評級由「持有」下調為「出售」,令高盛股價下跌逾4%。高盛日前披露正被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指控詐騙,指高盛Richard Bove相信冲基金經理拉賈拉特南內幕交易罪成,將令CFTC加緊向高盛追討,預料很快進入司法程序。S&P Equity 昨亦將高盛投資評級由「買入」下調為「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