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啟德龍津橋大擴保育規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4日 07:50
2011年05月14日 07:5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重現昔日清朝官員登岸步入九龍寨城衙門的氛圍,政府建議把啟德機場舊址的龍津橋遺迹兩旁劃為保育長廊,由早前提議的10米寬擴展至30米,不過該區目前為沙中線工地,最快要到2020年才可交予政府。官員指出,港鐵因應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覆核而收回沙中線環評,龍津橋工程進度或受影響,難料何時才可開放予公眾享用。

港珠澳橋環評影響工程

該段沙中線工程原定於2018年完成,被問及為何要待2020年才交接,土木工程拓展署啓德辦事處專員鄧文彬不諱言,鑑於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尚有法律觀點要處理,預計不論沙中線以至龍津橋工程進度將或多或少受影響,但會與港鐵研究對方能否在沙中線工程期間同步開展部分龍津橋工程。

新方案包括把遺址一帶打造成闊30米,長200米的保育長廊,比25米闊的駱克道還要寬,以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長廊動靜皆宜,既可作街頭表演場地,亦可供遊人休憩。為保育138年歷史的龍津橋,市民不能在橋上漫步,但長廊不設圍欄或玻璃頂篷,只會在兩旁種樹並添置石春地作阻隔,讓公眾「可以近觀惟不可褻玩」。

為保留遺迹氛圍,鄧文彬稱,保育長廊毗鄰的兩塊商業用地和一塊住宅地將會設限,包括研究限制建築物數目、較高的大樓會向後移,至於會否限制高度和地積比,仍需詳細審議。

啟德發展區被視為政府主要減碳項目,新方案亦建議把兩條行車道由海濱移至前跑道中央,打造一條全長11公里的無車海濱帶,並考慮沿岸設單車徑,空出的土地亦可供政府為其他機構發展,但鄧文彬指出,仍需要時間研究會否在旁邊的舊跑道打開一道缺口,以增加水流以改善啟德明渠水質,並要重新把連接郵輪碼頭的臨時路改為行人路,相信要待2016、17年才可開展海濱帶工程。

建「時光隧道」介紹歷史

為避開大子道東一帶的行車天橋,當局曾計劃建造一條約6層樓高的彎型行人橋連接九龍城區和啟德發展區,經修訂後建議改建一條「時光隧道」通往九龍寨城公園,介紹相關歷史,行人橋高度可大幅減至兩層樓高,方便市民上落。

啟德郵輪碼頭、公屋等首批工程項目正在施工,預計於2013年完成,另外當局將於下月向立法會申請逾10億元工程撥款,以期於今年第三季開展基建項目,配合於明年移交市建局「樓換樓」用地,2013年提供第一批私人房屋用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