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多名政界人士先後被爆出村屋有僭建、霸佔官地之嫌,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昨日表示,處理僭建物會以公眾安全為最主要考慮,她強調不管涉事人的背景,將一視同仁執法。她又澄清政府沒有優待新界人,市區也有類似的「理順」安排,例如冷氣機支架、晾衣架、小型簷篷、廣告招牌等,若沒即時危險,也不會要求全部拆除。
黃容根﹕建天台屋隔熱
繼民建聯張學明及陳鑑林後,該黨立法會議員黃容根及北區區議員鄧根年,分別被揭出村屋有玻璃天台屋及涉嫌霸佔官地。其中黃容根居住於大埔林村的一樓及二樓,在村屋天台搭建了一間玻璃屋,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天台則用鐵架搭起鐵棚。
譚耀宗﹕提醒黨員速處理問題
黃容根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每到夏天,其二樓居所便變得很熱,他3年前便向興建村屋的師傅請教如何解決,對方建議興建天台屋,並指若非密封整個天台,政府便不會執法,他說在申訴專員公署上月發表有關丁屋僭建的問題後,曾向法律顧問徵詢意見,對方亦稱其做法沒有問題。他強調並非有心犯法:「若我有心,為何我不用石屎、磚頭興建天台屋?」他表示,至今屋宇署未有聯絡他,但強調若當局要求,他一定會將玻璃屋拆去。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會提醒黨員迅速處理丁屋出現不符合法例的問題。
林鄭﹕公眾安全最重要
發展局長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回應有關村屋僭建的問題,她說無論市區還是新界都有很多僭建物,公眾安全是最主要考慮。但她強調,如何執法需要按照那段時間政府就某一類建築物採取怎樣的執法政策,「如果當時的執法政策是不會作即時跟進行動,我們亦暫時不會採取跟進行動」。
林鄭月娥解釋,處理僭建政策上,沒有優待新界人,她指申訴專員早年研究丁屋僭建物,也同意僭建物量大,而一些輕微及小型的僭建物,可能是方便住戶的居住環境,或許應該接受它們,採取理順做法。
她表示,這理順的做法在市區建築物也有做過,只要沒有構成危險,小型僭建物如冷氣機支架、晾衣架和小型簷篷,當局都不會要求拆除。
余若薇質疑丁屋享特權
不過,公民黨立法會議員余若薇對林鄭月娥的說法感到驚訝,她表示,市區有很多僭建物,即使沒有危險亦要拆卸,沒有理由丁屋可以有不同做法,不論丁屋僭建物是否危及公眾安全,政府都應執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