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資對冲基金積極建倉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7日 05:59
2011年05月17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股指期貨亮相滿一年,本月初中證監正式批准,持有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的機構投資者可以參與內地股指期貨市場,當市場憂慮對冲基金會將A股舞高弄低之際,內地炒家的投資手法其實亦嚇窒國外對冲基金,今期訪問來自美國對冲基金的基金經理,就認為內地對冲市場仍未成熟,目前正積極「建倉」,即長倉的比例多於短倉。

馬可孛羅至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鄧咏梅經常往返內地,所管理的其中一隻中國股票長倉基金早於2004年8月成立,投資涉足A股,部分資金會以衍生工具及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作對冲,至今回報為兩倍多。另一隻長短倉A股基金於2008年4月成立,成立至今基金上升逾10%,跑贏同期恒指的負數回報,目前投資策略主要沽空內房股,持倉比例以長倉居多。以上兩隻基金並非證監會認可的零售基金。

內地期指市場炒風驚人

她一向知道內地股指期貨的參與者大部分為零售客,多以短炒居多,交投量很活躍,但近期收到有關報告,令她驚訝的是,有95%期貨合約在30分鐘內平倉,5%更在5分鐘內完結,97.5%合約幾乎是日日鮮、日日清。她說:「健康的期貨市場應以一半炒賣、一半機構投資者用來作對冲,但內地期貨市場以純賭為主,波動性很大,難以容許基金作對冲。」

市場憂慮「國際大鱷」索羅斯來港冲擊亞洲市場,鄧咏梅認為,這些著名對冲基金今次東來的目的與97年金融風暴不同,今次主要看好內地市場並建立長倉,利用基金收購中小型公司的機會較大,現時股票估值不高,沽空交易亦不易。

對內銀內房有保留

鄧咏梅旗下基金未持有任何內房及內銀股,投資暫不偏離中央方向。房地產市場視乎供求關係,她估計,自今年8月保障房陸續出台,威脅50至100平方米的中小型房屋價格,現不是買入內房的時機,當大眾樓價回調、成交量回升時,優質的發展商能透過收購項目重拾盈利增長。

她對內銀前景也有保留,認為內銀是中央實現「保八」的工具,過去10至20年銀行業務變得「同志化」,保持一致的盈利增長,要脫穎而出未來1至2年難以看到,若要保持強勁增長,銀行宜逐步改變借貸客戶的結構,由央企轉換至不同類型的客戶包括民企。她認為入市時機要有多樣因素配合,通脹率回落、房價下跌、油價穩定徘徊於每桶100美元,大市便有機會見底回升。

撰文:劉佩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