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網站昨起公開感染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的入血個案統計數字,以後每3個月更新一次。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指出,MRSA的入血感染個案由2007年開始穩步下調,但去年第二季起輕微回升,相信與醫院入住率高企、醫護人手緊張有關。
4聯網感染個案超標
據醫管局數據,去年香港每1000人就有0.152人次感染入血性MRSA,較醫管局定下的目標0.1258為高。醫管局旗下7個醫院聯網中,只有新界東、九龍東及香港西達標,即有4個聯網的感染數字較原定目標高。曾艾壯說,英國每1000人只有0.1人感染MRSA,香港和英國仍有距離。他坦言醫管局現正面對感染控制的「樽頸位」,難在短時間內追貼英國,今年目標仍會維持在0.1258。
37間醫院中,律敦治醫院感染率逾0.418,超出醫管局目標逾2倍。律敦治醫院去年共有37人感染,不過有24人是入院後2天內發現被感染,很可能是社區感染個案。律敦治醫院超過八成求診者年齡都超過60歲,感染數字較高是可以理解的。
儀器分開使用 防交叉感染
醫院現會將帶菌者及無帶菌的病人分流處理,又將兩者使用的醫療儀器分開,以減低交叉感染風險;另外,今年醫管局會動用約300萬元加強各醫院環境衛生。不過曾艾壯指出,入住率高企及人手緊張會影響措施效用:「香港醫院擠迫的情况是外國醫院無法比的,一般的入住率都超過八成,冬天甚至超過100%(額外加牀)。文獻指出,住院率超過八成時,(控制感染的)防護措施很難發揮效用。」
將抽樣本了解感染因由
院內感染MRSA的病人通常來自內科,醫管局7至9月將推出篩查計劃,針對急症室內科病人抽查,希望了解感染MRSA的高危因素及感染病菌的病人之間的關連。在每間醫院每天會連續抽查20名病人,直至每個聯網集齊1175個樣本為止,研究報告則要待至明年6月後才可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