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改革價格機制 方能解決電荒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9日 05:59
2011年05月1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據中國電力聯合企業稱,目前的電荒問題日趨嚴重,由局部向全國蔓延,估計今年夏天將是8年來缺電最嚴重的一年。中國電力聯合企業統計部主任薛靜指出,今夏供需形勢將呈現「缺口出現更早、範圍有所擴大、强度有所增强」的新特點,全國供電缺口在3,000萬千瓦左右,將是自2004年以來最嚴重一年。

發電裝機充足 非產能問題

根據國家電監會辦公廳資料,目前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充足,可惜火電機組開工率低,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長期處於歷史低位,表明不是裝機不够,而是價格扭曲影響火力發電供應。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用電總量為4.19億千瓦時,僅為發電能力的40%,其餘60%的發電產能處於閒置狀態,可見問題不在產能方面。

根據中國電力聯合企業統計,1至4月份,中國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生產業務虧損105.7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額比上年同期增加72.9億元。其實,不用這些統計數據,單單看華能(0902)這些在本港上市的電力公司的股價表現,已可見一斑。

加電價刺激通脹 當局陷兩難

電荒問題突顯了整體電力系統改革的迫切性,要根本解决電荒問題,一定要實現真正的煤價、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的聯動,而不是目前這種電廠缺煤停機、煤礦有煤不賣的情况。更進一步,是要推進電價改革,做好居民階梯電價、分時電價等的制度設計。不過,最令中央頭痛的,是一面電荒,電廠要求上調電價,做到真正的煤電聯動;一面是通脹,4月份的CPI雖略為回順,然而5月份農產品價品出現反彈,通脹壓力將會繼續上漲,此時加電價,實不利控制通脹。

解决當前電荒,政府可能採用增加煤炭運輸、提高發電利用小時數、抑制電力需求、上調電價、抑制煤價等等手段,採用不同手段的影響不盡相同。中長期來看,電價改革有望逐步展開,從而打開合同煤價格上漲空間,合同比例高的動力煤公司價值將逐步得到體現。按市場跟紅頂白的常規,加上動力煤價格延續小幅上漲的勢頭,隨着夏季用煤高峰的到來,動力煤價格有望持續向好。關注電荒對煤炭行業影響,煤電一體化企業有望受益,如中國神華(1088)。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 市場策略部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