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策略日過後,匯豐控股(0005)管理層於昨日舉行的非正式股東會上,繼續就集團未來發展向小股東解畫。對於集團已表明只在具備有利可圖經營規模的市場發展零售銀行業務,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點名指出,除香港及英國外,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巴西及墨西哥的零售銀行業務亦具發展潛力,至於中國及印度的零售業務對匯控也有策略性意義。
中印雖蝕錢 有策略意義
匯控於香港及英國擁有龐大的零售銀行網絡,歐智華表示,未來將繼續全力投資於兩地。他又提出,中國及印度的零售銀行雖然在「蝕錢」,但由於集團需要吸納人民幣及盧比(印度貨幣)存款,故仍會在當地繼續發展有關業務。
關於退出其他地區零售銀行業務的具體計劃,歐智華稱目前仍在進行檢討工作,存在不確定性,但為免影響員工士氣,即使完成檢討,也只會靜靜地實行退出計劃。他續指出,削減成本計劃主要在亞洲區以外進行,區內員工數目到今年底將有所增加。
亞洲區不削資 員工會增加
匯控新管理班子上任後首次會晤本港小股東,對於有小股東拿匯控與渣打集團(2888)的股價表現直接比較,歐智華坦言,集團亦有留意渣打的發展情况,但認為兩者的經營模式不同,不可比較。匯控集團主席范智廉指「將我們與任何對手作比較是不公平的」,因為銀行在國際、地區及本地層面的表現各有不同,難以直接較勁。
此外,范智廉表示,匯控每3年會就總部所在地進行檢討,料今年底會作出有關決定,會否遷移倫敦總部,要考慮多項因素,包括法規、稅制、時區、交通網絡等,他稱,現時有3至5個合適地方,香港為其中之一。
不拿現有股份在滬上市
匯控赴滬上市一直只聞樓梯響,管理層過去曾多次重申,一切有待內地監管部門的法規出台。范智廉昨日被問到有關進展時,仍舊回應「正等待」,至於傾向以何種方式上市,他指出,「我們不可以將現有股份(到上海)掛牌,但會透過某種憑證(receipt)方式。」他並不擔心匯控於上海上市後會對股價帶來稀釋效應,因其上市定價將參考市場價格及基準釐定。
對於匯豐能否成為繼中銀香港(2388)後本港第二家人民幣清算銀行,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該行希望能成為清算行,並相信,以匯豐作為本港美元清算行的豐富經驗,倘本港人民幣業務進一步擴展,匯豐成為人民幣清算行的機會很大。但他強調,暫時未見人民銀行在港增設多一家清算行的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