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漁護署決定將逾20種瀕危動植物物種納入受保護的名單之中,包括本港也入口的紅眼蛙和桔斑螈,以及用作入藥、俗稱「海底椰」的塞舌爾海椰子等,昨日起上述物種的進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規管,至於一度被列為瀕危物種的南非鮑魚,由於南非當局自行在名單中剔除該物種,本港亦跟隨南非做法,昨日起出口南非鮑魚到本港,毋須向南非當局領取出口證。
安記海味董事總經理潘權輝表示,自從南非兩三年前禁止野生鮑魚出口,本港從當地輸入的都屬養殖鮑魚。他指由於養殖鮑魚技巧不斷提升,質素媲美野生鮑魚,加上價錢較低,目前每斤約2000至3000元,即使野生鮑魚解禁,業界亦未必有興趣重新輸入。
國際公約規定,3個附錄所列物種的進出口貿易須受管制。漁護署根據去年3月於卡塔爾舉行的第15屆締約國大會所作的修訂,修改《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昨日生效,受規管名單新增24種動植物,當中只有桔斑螈列為附錄一,即國與國之間禁止貿易,日後該種寵物再不能入口。漁護署資料顯示,去年有20隻桔斑螈輸入香港。
入口撒旦犀金龜須准許證
另外,兩種熱門的另類寵物紅眼蛙及撒旦犀金龜,被列入附錄二,須同時取得出入口准許證,意味該兩物種日後輸港價格可能上漲。
紅眼蛙料漲價至千元
去年本港輸入300隻紅眼蛙,位於旺角的爬蟲動物專門店「城市森林」有出售購自美國的紅眼蛙,店員表示,紅眼蛙容易飼養,因此頗受歡迎,原本每隻售價800元,由於新法例下需要許可證,料成本增加,下一批抵港紅眼蛙會漲價至1000元左右。
塞舌爾海椰受規管
至於海椰子,由於塞舌爾當局自行將當地出產的海椰子列入附錄三,日後從當地輸港的海椰子都必須取得當地的准許證。漁護署表示,本港入口的「海底椰」主要有兩種,其中一種是用來煲湯或糖水的「糖棕」,不受修例影響;列入規管的海椰子來自非洲塞舌爾,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指出,中醫師較少以海底椰入藥,貿易規管對業界影響不大。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