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交網摧毁名人「擋箭牌」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2日 08:29
2011年05月22日 08:2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英國的誹謗法及私隱法屢成名人富豪「擋箭牌」,自《人權法案》1998 年通過後,禁制令更與日俱增。最惹爭議的便是「超級禁令」,評論指出,這令大企業可阻止傳媒報道一些涉及公眾利益案件。嚴格的私隱及保密法,令到一些不涉名人八卦的報道亦受阻。隨着互聯網興起,這項禁令已變得名存實亡。

英兩年頒35項超級禁令

在英國,連同這名球星在內,過去兩年英國法庭頒布了35項超級禁令,禁止傳媒報道主角身分,以保護他們的私隱。當地傳媒及報章一直批評這種行徑,等如將法庭當作壓制言論自由及保護權貴逃過公審的工具。國會司法委員會上周公布的一項有關私隱決議的報告,就指超級禁令應該只在很少情况下獲批,而且只應維持一段短時間。

事實上,隨着社交網絡如Twitter和facebook的興起,信息傳播的模式已出現變化,禁制報章公開身分的禁令,已於今次事件中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因成千上萬的網民都毋須理會禁令,在網上自由發放消息。

疑傳媒「曲線」放料

雖然英國傳媒被禁報道涉醜聞球星身分,但仍有可能「曲線」爆料。哈里王子2008年被美國傳媒揭露在阿富汗服役,便有輿論懷疑,是與英國政府簽訂保密協議的英國傳媒向外國傳媒爆料,「出口轉內銷」。今次傑斯被爆身分,也有人懷疑是傳媒放料。

油公司Trafigura兩年前以涉及外泄機密文件為由,取得「超級禁令」阻止傳媒報道該公司2006年涉嫌在科特迪瓦傾倒有毒廢料一案。一名議員在國會就超級禁令是否有違新聞自由一事向司法大臣質詢,該公司又以違反超級禁令為由,阻止《衛報》報道該議員提問,惟提問內容迅速透過Twitter廣傳,令該公司最終放棄威迫。《衛報》事後稱, 「雖然他們阻得了《衛報》,但卻阻不了Twitter」。

路透社/衛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