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任志剛反對限制內地人買樓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2日 09:29
2011年05月22日 09:2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昨日形容,本港樓市正在持續上升的軌道,內地人來港買樓改變了本港樓市的供求結構,而現時樓市存在政策風險,政府會否「出招」幫助香港人買香港樓,會影響樓價。雖然內地人炒熱本港樓市,但任志剛反對限制內地人買樓的措施,認為這有違自由市場原則。

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任志剛昨出席金融論壇,不時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掛在嘴邊,但席間也談論了香港樓市。

他指出,「香港樓市已經不是香港700萬人的樓市,10萬分之一內地人來香港買樓也搞不定」。至於樓市是否出現泡沫,他形容目前情况十分矛盾,「一方面要保障自由市場運作,來就給他們買,對香港、各行各業好,自由市場令香港蓬勃,但在街上的市民大眾很想買樓卻拿不出錢,作為政府覺得有責任保障(市民)買到自己的樓」。

任志剛指出,現時樓市關鍵在政府會否推出政策調整。他對政府有信心,政策亦有空間,例如透過增加土地供應、規定土地要盡快興建樓房、再快速推出市場,來解決樓宇供應問題。

忠告勿「短盤」 自稱「平盤」

任志剛忠告市民,「千祈不要短盤(投資者沽出其所持的物業),沒有自己的樓,短盤的風險好大」。他被問到是平盤(投資者要經常持有自住物業)、短盤時,任志剛笑說「我平盤」,但沒有回答有沒有可出租物業。

學者倡一次過推更多地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亦擔心政策風險,指政府有很多「打殘」樓市的方法,提醒市民買樓並非必賺。他認為政府應有足夠的土地供應,認為逐少推出解決不了樓市高企的問題,政府若能一次推出更多土地,令投資者利潤下降,可減低市場買樓需求。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指出,「人民幣一路升,來香港買東西更平」,情况如80年代香港人到加拿大買樓,刺激當地樓市上揚,但現時本港經濟結構亦有改變,內地人在港消費,對香港經濟的貢獻亦很大。除了樓市價格高企,他也擔心食品價格,「食物從內地輸入,人民幣上升,租金上升,食物也愈來愈貴」,認為政府應就「食」、「住」方面的政策落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