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經濟蓬勃 中銀恒生受惠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3日 05:59
2011年05月2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經濟延續去年強勁增長勢頭,統計處早前更調升全年增長預測,經濟蓬勃,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業自然受惠,香港銀行業首季營運表現亦不俗。中銀香港(2388)現價預測息率達4.6厘,為股價帶來支持;恒生(0011)加強利差較高業務,同樣值得看好。

據金管局上周向立法會提交的簡報會文件顯示,首季港銀貸款保持高速增長,貸款總額年度化增長29%,當中非物業貸款增長38%。銀行加強非物業貸款,惟未能改善息差的情况,零售銀行業務淨息差由去年第4季的1.26厘,進一步降至首季的1.23厘。不過,銀行非利息收入增加有助提升盈利,零售銀行業務整體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加26.6%。

利率趨升 銀行息差拉闊

隨着香港銀行3月底貸存比率升至82%,即接近高峰期2008年8月的84%,加上零售銀行流動資金比率跌至近年新低的36.7%,銀行資金趨緊,增加貸款成本壓力,但對存款基礎雄厚的大型銀行有利。在市場貸款強勁需求下,增加銀行議價能力,包括部分銀行已調高部分貸款利率,匯豐早前進一步調高同業拆息(HIBOR)按揭利率(H按),已可以看到利率趨升,這可以拉闊銀行息差,改善盈利能力。

人幣業務旺 增非利息收入

此外,香港人民幣業務穩步向前推進,為銀行業開拓非利息收入來源。今年首季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3108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的3692億元;首4個月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達185億元人民幣,達去年一半,而首隻人民幣REIT匯賢產業信託(87001)成功上市,有助加快更多人民幣金融產品推出,為銀行的非利息收入起積極作用。若然未來小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形成回流機制,更可提升本港人民幣貸款需求。

當然香港銀行業未來面臨風險亦不少,尤其是2013年起將分階段實施《資本協定III》,令銀行業面對更嚴格的資本要求,以及近期金管局高度關注貸款急升所構成風險,均會影響銀行貸款速度。此外,自金融海嘯後,監管機構加強了銀行投資產品銷售規管,加重銀行成本,亦有可能影響盈利表現。

恒生突破下降軌 上試130元

恒生2月淡出H按市場,令上月在按揭市場份額跌至19個月新低,突顯該行加強其他業務如中小企貸款的決心,對提升業務表現有莫大裨益。該行上半年企業貸款利率升幅料達0.7厘,升速超過管理層預期,進展甚佳。此外,該行計劃提高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佔比,目標在未來3、4年後將佔比由去年的13%增至20%,為非利息收入增長提供動力。

然而,值得留意,該行去年核心資本比率下降2個百分點至10.8%,部分是因為加大風險加權資產所致。恒生追求較高資產負債表增長,提升負債表槓桿,當然有利業績表現,但大量消耗資本,亦可能促使派息比率下降。同時去年恒生貸款減值提撥大幅減少逾五成,一旦經濟出現逆轉,資產質素下降,會增加盈利的波動性。

該股上周突破下降軌,相信已完成短線調整,料可反覆向上試130元以上水平。在年內多番試120元未有跌穿,在該水平形成強大支持,不容有失,若然失守則宜先行離場觀望。

中銀預測息率達4.6厘

中銀香港擁有龐大人民幣存款,在人民幣業務拓展上處於有利位置。雖然該行首季業績顯示,其清算行業務人民幣資金增長令淨息差收窄,但淨利息收入及淨交易性收益上升足以抵消攤薄效應,帶動淨經營收入保持強勁增長。此外,該行去年採用基礎內部評級法(IRB)量化信貸風險,料有助強化資本管理效益,對加快業務發展正面。該股現價預測市帳率2.1倍,預測息率4.6厘,相比恒生市帳率3.1倍,在估值上具優勢。可於23.5元吸納,短線目標望25.5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