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看好人幣 可買亞洲貨幣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3日 05:59
2011年05月23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世界銀行發表報告指出,到2025年,六大新興經濟體,就是巴西、中國、印度、印尼、韓國和俄羅斯經濟將佔全球經濟增長總量一半以上。同時指出,國際貨幣體系也不會再由單一貨幣主宰,美元、歐元和人民幣將呈三足鼎立之勢。就是說,人民幣將取代日圓的國際流通地位,成為亞洲在國際貨幣市場的代表。同時我們可以預期,人民幣對其他國家貨幣匯率的影響力,將會愈來愈高。

部分貨幣跟着人幣走

其實,根據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亞洲國家貨幣的過去幾年的走向,或多或少已經受到人民幣匯率的影響。由於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很多亞洲國家,在處理本國貨幣的匯率時,都是以美元作為目標貨幣,美元處於強勢時,增加了本國的貨幣升值的條件。一些央行,是以一籃子貨幣作為釐定本國匯率的參考,但美元在中間的比重還是很重。

可是在2005年7月,中國開始匯率改革以後,人民幣啟動升值的道路。同時,一些亞洲貨幣的匯率,也開始跟着人民幣匯率走,這表示人民幣已經老早成為它們的目標貨幣。

要說明這一點,我們可以比較美元和人民幣對亞洲貨幣的吸引力,並以新加坡幣和港元作為例子。在附圖,我們以瑞士法郎作為中立貨幣,比較美元和人民幣兌瑞郎匯率的變化,同時比較港元和坡元的走勢,並以2005年7月為基準地指數化。

很明顯,港元是跟着美元走的,但從2005年,坡元的走勢更貼近人民幣。由於篇幅所限,筆者沒有把其他貨幣的圖表放進來,我們也發現,跟坡元一樣,泰銖和馬來西亞幣的走勢,也是更靠近人民幣,和美元說再見。看來,在中國貿易力量強勢的今天,亞洲國家的貨幣政策已經相應的調整,也許已經把人民幣的走勢看得比美元還重。

觀察到這種現象,也許會產生了一些投資靈感:每一次人民幣加速升值的壓力加大,比如說在中美高峰會談的時候,亞洲貨幣的匯率走高的機會也會提高。不用等到人民幣在國際流通,持有其他亞洲貨幣,也可以享受人民幣升值的好處。

楊宇霆

澳盛銀行高級經濟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