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商業社交網絡LinkedIn上周四甫上市便炒得火熱,首天股價一度飈升近兩倍,獲配新股者當然不亦樂乎。然而,令人費解的是一眾科技業巨擘如微軟、Google等,年年盈利數以十億美元計,但其市盈率卻持續低迷,被冷落在一旁,即使股價已跌至低殘的水平,但依舊可以再跌。
社交網絡股 上市首日飈兩倍
只要簡單地比較一下市盈率,便可看到LinkedIn的風光與科技業一眾行業龍頭的憔悴之間有多大落差。LinkedIn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天(即上周五),股價稍為回落,收報93.09美元,但仍較招股價45美元高出1倍,市盈率高逾令人咋舌的近550倍。
相比之下,全球最大晶片生產商英特爾(Intel)上月中發表了超出市場預期的首季業績表現、並且在半年內第2度調高派息。其股價在1個月內上升了20%,但現時市盈率仍只有10.8倍。微軟現時市盈率更只有9.7倍。反映美國股市整體情况的標普500指數,其相關ETF(美股代號SPY)與追蹤納斯達克指數表現的PowerShares QQQ Trust(美股代號QQQ)現時市盈率分別也有14與17倍。
微軟、英特爾的興衰與個人電腦業緊密相連,許多人以此來解釋它們低殘的股價。按照這個道理,目前大紅大紫的蘋果應該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但當許多人還在捱更抵夜排隊炒iPhone與iPad、當網友在網上熱烈地討論iPhone 5何時面世,市場熱捧蘋果電腦產品的事實不用多言了,但蘋果股價近日明顯轉趨弱勢,上周五收報335美元,較今年2月高位下跌了逾10%(見圖),令其市盈率降至只有16倍。
基礎因素佳 股價表現未必好
其實微軟、Google、英特爾及蘋果電腦等傳統科技巨擘不但有穩定的盈利基礎,而且手上均持有大量現金,足以應付任何經濟逆轉。單以微軟與蘋果為例,它們分別坐擁逾500億美元的現金,各等於LinkedIn現時市值近6倍。事實上,這些數據已迷倒了長期不喜歡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他上月便明言認同一眾科技巨擘如微軟等,目前已極具投資價值,但因為與蓋茨太熟,為免給人瓜田李下之感,他才不買微軟股票。
科技股一向是眾多對冲基金的愛股,但最近好一段時間,基金經理對它們的寵愛正在迅速消退中,令這些巨擘的股價突然遇壓。此事除了再一次令筆者驚覺,股價表現與基礎因素在一定時段裏是可以完全脫鈎之外,亦反映了當前「動量交易」(momentum trading)大行其道,亦即大家會一窩蜂熱捧當炒股,餘下者基礎因素再好也沒有人理會。大家應否參與這種「鬥傻遊戲」便要看你對風險的胃納了。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