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限內地人買樓 港府遇3障礙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4日 21:59
2011年05月24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樓價飈升,限制內地人買香港住宅的呼聲近日不斷上升。特首曾蔭權將在今年10月的施政報告給予明確回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內部研究時發現在原則和執行上遇三大障礙,反而研究如何資助市民置業較可行。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則表示,限制境外人士置業屬「行政措施」,金管局難以評論,但強調對本地和境外人士的按揭申請須一視同仁。

消息人士﹕研究資助置業較可行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內部研究限制內地人買樓這課題時,碰到三大障礙,一是《基本法》保障私有產權,限制樓房私產買賣或有牴觸;二是會影響香港自由市場;三是執行困難,因買賣雙方可通過本地或海外公司買賣樓宇,轉讓公司股份難以查核。相比下,研究如何資助市民置業較為可行。

兩黨要求限買 民建聯保留

多個黨派及議員昨於立法會要求政府考慮限制內地人買樓。民主黨李永達指出,港府不設任何限制,令內地資金湧向香港房地產市場,政府應研究限制內地人來港買某一價錢的樓宇,確保有足夠房屋供應予本地人。公民黨黨魁梁家傑亦指政府若堅持不復建居屋,為確保本地人的住屋需要,限制內地人在港置業是可研究的方案。

會計界議員陳茂波亦表示,政府剛批出兩幅港鐵上蓋的發展項目,應限呎兼限買家,只開放予本地人購買。他稱,澳洲、新加坡等地亦有類似限制海外人士買樓的措施,希望政府認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不過,民建聯葉國謙及工聯會黃國健均認為對限制買樓建議有保留,強調政府首要是復建居屋或提供更多資助房屋。葉國謙說,香港是自由市場,民建聯對限制內地人買樓甚有保留,黃國健亦指社會對此有不同意見,要平衡業主和「無殼蝸牛」的利益。

陳德霖表示,限制境外人士置業屬「行政措施」,金管局難以評論,但強調對本地和境外人士的按揭申請,信貸風險上須一視同仁。他指出,香港居民較易證明收入情况,但海外人士則較難計算收入及資產,「我們一直叫銀行審批這些按揭時,要加倍小心……程序和引證都要較為小心」。

陳德霖﹕加息風險較97高

不過陳坦言,當局並沒有收集內地人到港置業的數據。副總裁阮國恒表示,本港銀行審核按揭貸款時,對非本地居民一般會以資產作為審核標準,而此類按揭佔物業貸款總數約一成多(以金額計);但他補充,香港居民亦會選擇以資產作為審核標準。

另外,陳德霖亦指出,現時本港樓價已超越1997年水平,但利率上升風險較當時高,「97年最優惠利率(即P)達到9厘,當時按息是P加2.5至3厘,即實際按息超過10厘,現時很多按息在1厘或以下,一旦利率周期改變,利息將會上升」。他重申,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有需要時會再推出措施保障銀行體系穩定。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分析,陳德霖所講的信貸風險,是因為現時買樓的港人負擔能力,是靠低息來維持,和97年靠人工上揚維持不同,現時一旦加息,部分港人未必頂得住。

本報以300萬元住宅單位計算,在97年按揭息率高達11厘,若加息3厘,供樓負擔增加20%,以現時2.5厘平均按揭息率計算,加息3厘後,供樓負擔卻增加高達30%。

此外,金管局加強了銀行的按揭業務監管,4月1日起修改實務守則,銀行在正面按揭信貸資料中,可共享按揭客戶的申請宗數資料,但阮國恒透露,銀行界指出僅收到約5%的現有客戶回覆同意把資料上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