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港海關去年聯手偵破巨額跨境海上走私紅油集團,案件前日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開審。私梟集團以686萬元人民幣(下同)賄款及38萬元名貴洋酒,收買深圳海關緝私局海上緝私處長黃煥光等多名貪官,7個月內偷運16.9萬噸紅油到內地,逃稅逾3億元。涉嫌受賄的黃煥光,曾經每月獲發20萬元賄款,有如「按月出糧」。
《羊城晚報》報道,10名內地海關人員涉嫌受賄,包庇走私集團偷運紅油。深圳海關緝私局海上緝私處原處長黃煥光,受賄情節最嚴重,每月收受20萬元賄款,涉款高達300萬元,另收受19瓶路易十三洋酒,每瓶市值逾2萬元。
多名內地海關中高層幹部,包括深圳海關緝私局海上緝私處副處級調研員、惠州港緝私分局查私科主任科員等人,涉嫌收受4萬到300萬元賄款。
控方形容「海關上下幾乎都有他們線眼」,受賄人員利用職權縱容私梟,放棄緝查案件、隱瞞情報。惠州港緝私分局查私科副主任科員李惠龍,甚至涉嫌向私梟通風報信。
22加大油缸漁船 螞蟻搬家方式偷運
被告譚偉軍、譚顯明兄弟,和其公司核心人員胡應高、鄭金水、譚玉波、譚慶濤等人,經營走私紅油帝國,以22艘加大油缸漁船組成船隊走私,向海上油躉買紅油,以螞蟻搬家方法將紅油偷運至內地,經脫色去除紅色標籤物,將紅油還原透明銷售。
686萬買通海關各級「護航」
集團由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偷運16.9萬噸紅油到內地,逃稅3.3億元。譚氏兄弟涉嫌以686萬元買通海關各級官員,為走私行為「護航」。去年6月,中港海關聯手破案,總共拘捕153人,本港海關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案條例》凍結逾2億元資產。
本地漁民表示,本港油價近年不斷上升,內地對燃油徵稅甚重,兩地油價出現差額,容易引人犯罪,走私紅油到內地逃稅。漁民曾聽聞有人將大漁船油缸改大並注滿燃油,經海路將燃油走私到內地。至於以大型膠桶偷運燃油,容易因碰撞造成爆炸,近年已甚少有人願意以身犯險。
內地油稅重 兩地油價差額誘走私
記者昨日到筲灣避風塘查看,只見一間燃油供應商的油躉船停泊。駁艇船家稱,避風塘平日有多艘油躉船停泊,昨日可能有船出海補給,只剩下一艘。油躉船通常只向需要大量燃油的大漁船賣油;只需小量燃油的駁艇,只會向水警基地旁邊的油站補給燃油,這是避風塘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