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投資陶瓷工藝 門檻低回報高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6日 05:59
2011年05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有「80後」憑樓市及金融買賣獲利甚豐,適逢股市不濟,將閒錢轉移至投資陶瓷工藝品。業內人士發現,陶瓷品需求市場有年輕化趨勢,大多是30歲出頭,每件瓷畫或花瓶斥資約1萬多元,擺放若干年後,有機會升值至10萬元。

華豐國貨陶瓷工藝部採購經理張璟,會代客揀選升值潛力高的陶瓷藝術品,投資者以本地人居多,他說,「大客會每次斥資幾百萬元,經年後累積幾千萬元的『基金』,買入一籃子的工藝品投資,近期有意加入陶藝市場的客戶有年輕化趨勢,大多是30歲出頭的後生一輩,入場費自然較大客低,每次成交約1萬元。」

他續稱,大多年輕投資者是靠金融和地產投資起家,由於主觀性較強及願意搜尋資料,鮮有代勞採購,他們有見樓市受政府打壓、股票投資利潤不吸引,以往被市場忽略的陶瓷品需求較大、價格較油畫穩定,故利用小筆資金嘗試入市。

陶藝品10年回報 達20倍

本港流通量較高的陶瓷品多是體型較小,瓷畫約為40厘米X40厘米、花瓶的高度為12吋至13吋。對於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一般大師,每件工藝品至少可賣10萬元,初出茅廬者中的精英,作品售價為1萬元。當客人受託中介人購買,多會支付作品售價20%至30%作為佣金。張璟稱,藝術品首年升值幅度通常只能抵消經紀的收費,建議買家存放5年或以上,據以往紀錄,整體陶藝品過去10年的累積回報為20倍以上,有如此升幅主因是陶藝品早年未大行其道,基數非常低。

掌握師傅關係網 助提藝品身價

內地陶瓷品分為民國舊瓷器及當代瓷器,早前市場瓷器達九成是贋品,張璟指出,假文物大多集中於舊瓷器,當代瓷器則較少。目前現代瓷器亦大受歡迎,製作師傅可分為名家派和學院派,並設有評審機制,各分為三級制,當中名家派的最頂級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按次是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及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大師排名每隔四年會調整一次,若評審公布後,師傅的排行「升呢」,他們的作品便會迅速升值。

懂得應酬者入選評審制度的機會較高,陶藝投資者宜掌握師傅在內地的關係網,有助提高該藝品的身價。張璟補充,選擇好的藝術品時,師傅的畫工應放在首位,官職其次,即使有幸入圍,而能力不配合,該作品價值未必能大升。

撰文:劉佩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