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航空業是一個很特別的行業。有公司虧蝕連年、艱苦經營;但亦有些幾近年年賺大錢,羨煞旁人。有些錙銖必較,以「慳」字持家;但亦有些大灑金錢、高速擴張。今次就找來兩家近年積極擴張、極速冒升的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和香港航空,和大家分享一下它們的市場策略。
土耳其航空:運動明星代言 增說服力
假如讀者近幾個月看過土耳其航空的電視廣告,相信定會被其粒粒巨星的演員陣容、幽默搞笑的橋段和氣氛嚇一跳,一洗以往對這國家的固有保守印象。
土耳其航空香港、台灣及菲律賓總經理Salih Kece透露,該公司最初是在2009年開始使用明星效應,當時是請了曾演出《與狼共舞》、《未來水世界》及《驚濤搶救》等電影的美國影星奇雲高士拿拍攝電視廣告。
由去年起,該公司更加大了力度,先後與西班牙足球班霸巴塞隆拿、英超勁旅曼聯,以及美國NBA籃球名將高比拜仁、女子網球手「一姐」禾絲妮雅琪等簽訂贊助和廣告代言合約,令市場為之矚目。但Kece表示,聘請這些體育明星代言,背後是有一些微妙的信息和策略。
廣告情節 軟銷公司形象
首先,因為這些世界級運動員經常都需要飛來飛去,他們本身就是高用量的用家,由他們來現身說法,無疑有一定的說服力。
「好像禾絲妮雅琪,或許她今天在丹麥,但過兩天,她就在另一個國家了!」Kece說。即使是巴塞隆拿和曼聯,有時也要飛到其他國家比賽,甚或飛來亞洲訪問。
土耳其航空其中一個電視廣告,就是講述禾絲妮雅琪在比賽中的空檔,回到場邊的座椅休息和享用美食。這個可以完全平躺、特別舒適的座椅,原來就是土耳其航空的商務客位。另一個更大製作,則講述一班曼聯球星乘飛機時一時技癢,在機艙內控起球來。不料,傳到朗尼時,卻變了一腳側身抽射,足球直飛向卜比查爾頓的頭部。在千鈞一髮之際,門將雲達沙及時將足球拍走。有網友就笑言,廣告好像暗示其商務客位機艙闊落,「大」到可以踢波云云。
Kece解釋,以這些體育明星來拍攝電視廣告,還有多個好處。例如,他們具備幾乎世界性的知名度,觀眾一望而知。而且,運動員代表了活力、進取,為自己的目標忠誠、投入地奮鬥。這些聯想都很正面,也切合該公司。
土耳其航空貫徹借用高知名度的運動員和比賽來軟銷公司形象,還一口氣簽下歐洲籃球聯賽連續五年(至2015年)的冠名贊助權。
Kece表示,今年的宣傳廣告開支將會是以億美元計,比2009年將增長超過1倍。但他相信,這策略是成功的。因為近年該公司的機位每年都增加差不多20%,跑贏絕大部分同行,但入座率卻仍然有上升。一年前大約是70%,現時則大約是74%。在大幅增加航線和航班的情形下,入座率仍然略有上升,已很難得。以2010年來說,該公司的營業額就達到56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23%之多。
廣告有成效 機位年增兩成
在亞洲市場方面,該公司也有一些期望。以大中華區來說,該公司現已開拓了香港、北京、上海、廣州四個城市來往伊斯坦布爾的航線。另外,有些亞洲國家則開通了其首都航線。
由於伊斯坦布爾有大量航線去歐洲的城市,可以作為理想的行程中轉站。「你可以這樣轉機去德國9個城市,甚至去烏克蘭、俄羅斯。」
為了吸引旅客在伊斯坦布爾轉機,該公司還附送兩項免費中轉服務。旅客可以選擇一晚免費四星級或五星級酒店住宿;或者免費的市內導賞團(附交通接送、博物館門票、早餐或午餐)。
由4月起,香港至伊斯坦布爾的每周6班航機有一班加設了舒適客位(特級經濟客位),即介乎經濟客位和商務客位的級別。到了9月,全部6班都會加設舒適客位。為了開拓亞洲市場,該公司也考慮邀請亞洲運動員或演員拍攝廣告。
撰文:薛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