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水圍一貨場發生稀有金屬失竊案,93桶共值約2000萬元的鈮(Niobium,粵音「餌」)和鉭(Tantalum,粵音「坦」),昨早貨主提貨時發現無故失蹤,案件已交由警方元朗區重案組調查,暫時無人被捕。
失竊93桶鈮鉭 重案調查
中國為出產鈮和鉭較豐富的國家,兩者用途廣泛,國防、航天、電子、冶金等工業亦見其蹤影。有專家指出,內地有不少冶金公司會將鈮和鉭製成超合金出售,但在香港則較少,不排除被偷走的物料會轉運內地(見另稿)。
港較少出售疑運內地
現場為天水圍屏廈路123號至141號,據了解,上址為一大型露天儲貨場,除了一個「貨櫃辦公室」外,其餘逾1.3萬平方呎面積皆為存貨空地;事件昨日揭發後,記者按地址尋找案發貨場,現場所見,懷疑被爆竊的貨場與數個回收場並列於屏廈路旁,大大小小的貨車在馬路上往來,現場交通頗為方便。
此外,該貨場的保安十分薄弱,出入口只見一個由貨櫃改裝而成的辦公室,未見保安更亭,更遑論駐場保安或管理員,記者在場近半小時,亦聽不到有狗吠聲,估計貨場職員沒有養狗「看門口」,由此推斷,陌生人可以輕易潛入。不法分子估計亦是看準上述兩點,趁無人留意時駕貨車運走貨物。
貨主提貨始知遇竊
昨晨約8時,警方接獲貨場46歲蔣姓職員報案,指場內93桶稀有金屬不知所終,懷疑已失竊。失竊貨品為鈮和鉭,儲存在93個各約3呎高的密封大桶中,被盜前放在上址的露天空地上。消息指出,貨主原定昨早提貨,職員應要求安排時卻發現存貨位置有被搜掠痕迹,貨物不知所終。警方表示,經初步點算,估計案件涉資約2000萬元。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根據《廢物處置條例》,鈮和鉭並非條例附表內受管制的化學廢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