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城市大學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解釋,鈮(Niobium,化學符號Nb)和鉭(Tantalum,化學符號Ta)儼如兩兄弟,同樣是過渡金屬,非常穩定,亦能承受高溫,不易熔解。
他解釋,鈮通常與其他金屬組成超合金,用於製作噴射機引擎、火箭引擎嘴等需承受高溫且着重安全的物件,由於鈮亦具超導電特性,故醫療項目如核磁共振也經常用到。鉭則常用於製作電容,使用於手機、電腦等產品。由於用鉭製作的電容體積非常細小,適合現今微型電子產品,在市場需求相當大。
他表示,任何棄掉的手機,電容也可被回收再作使用,或以技術抽出元素,就像提煉白金。他指內地不少冶金公司會將鈮和鉭製成超合金出售,在港則較少,一般本港公司只參與較便宜的鋁鋰合金製作,因此他不排除被偷走的物料會轉運內地。
資料顯示,鉭與鈮一樣,具有極高的抗腐蝕性,在200℃的硫酸浸泡一年,表層僅損傷0.006毫米。鉭的熔點高達2996℃,僅次於鎢和錸,位居第三。
鉭對人體無害 可修補骨折裂縫
鉭可替代不鏽鋼,壽命較不鏽鋼提高幾十倍。碳化鉭有極大的硬度,用它製成鑽頭,可以替代最堅硬的合金或金鋼石。
研究證明鉭對人體無害,肌肉還可在上面生長,醫學上稱為「生物相容性」。醫生利用鉭的特性修補、封閉人體破碎了的頭蓋骨和四肢骨折的裂縫及缺損,還可製成比頭髮還要細十分之一的細絲,用作內臟手術使用的縫合線,或者嵌入人造眼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