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瑞銀日前發出「驚嚇」的9元報告唱淡利豐,引來作風低調的利豐(0494•臨時編號2909)發表通告逐點反駁,情况罕見,但股價昨日再跌近3%。利豐批評報告部分評論有「基礎性的錯誤陳述」兼「存誤導成分」;熟知利豐管理層的投行人士分析,利豐向以優質企業管治自居,瑞銀的報告質疑其會計處理手法,即間接質疑其企業管治,故引來該公司強烈反響。
稱會計手法指控錯誤
事緣瑞銀研究部本周三(25日)發表一報告,陳列多項不利因素,結論是利豐將被持續調低估值,給予「低絕全行」的9元目標價。利豐周四股價隨即顯著下挫,最多跌超過6%,翌日多份報章亦有引述瑞銀的報告。
利豐昨日開市前發表通告,點名澄清報告「部分不準確內容」,詳列4大點逐一反駁瑞銀的論據。利豐指出,報告說新會計準則「即使收購業務所產生的預期收益現值低於商譽價值,仍不須為有關商譽減值」;然而,根據香港會計準則,商譽須每年或當有減值迹象出現時進行減值測試,直指瑞銀說法為「基礎性的錯誤陳述」。
多番指出財政已充分披露
至於瑞銀指利豐採納新的會計準則後,可能容許企業把支付額外對價條款(指利豐收購公司的部分延後代價,按收購對象日後業績計算支付)轉換至盈利(指預期收益下降使最終代價減少,撥回作盈利),利豐反駁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不允許管理層酌情將額外對價條款轉換為盈利,批評報告陳述「存誤導成分」。通告還3度表明公司2010年財務報告已作出充分披露,兼由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核,完全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制。
有分析員稱,券商報告較少評論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手法,瑞銀報告質疑利豐在處理商譽方面的做法,等同懷疑其企業管治以及審數師。該名分析員又稱,「利豐兩兄弟(馮國經及馮國綸)一直自覺公司喺企業管治方面係role model(模範),畀人咁樣質疑一定好大反應。」
瑞信:市場看利豐過於悲觀
瑞銀發言人則表示, 該行研究部的報告一向只供客戶閱讀,不會向傳媒發放,公司亦不會向傳媒就個別公司作出評論。不過,市場昨日流傳一份相信由瑞銀股票銷售部人士發放的資料,表示即使投資者認為利豐會計處理手法無關痛癢,該股今年底止預測EV/EBITDA(企業價值倍數)仍高達24倍,屬於「非常昂貴」。
巴克萊資本昨日亦發表報告,表示並不關注更改會計準則對利豐的影響,但基於利豐股份一拆二,將其目標價由50元降至25元,維持利豐盈利預測不變。瑞信分析員陳偉邦則說,利豐去年上半年業績理想,下半年受收購成本入帳拖累,但來年不會再有類似成本出現,認為利豐前景不如市場所想般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