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康民說,民意調查的結果不是決定誰人勝任特首的唯一因素。事實上,過去不時有領導人挾着極高民望上任,但「黃金100日」過後,蜜月期結束,民望便插水。
董建華曾蔭權 民望曾高企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調查數據,首任特首董建華上任之初,民望一度達70分的水平(滿分100),一年多後民望已跌落不足60分水平,之後一直在50多分徘徊,到2003年出現SARS及《基本法》23條立法爭議,引發50萬人上街示威,其民望更跌至35分,他之後便因腳痛下台。
傳媒市民對政府不信任
接任的曾蔭權,2005年上任之初,民望一度在70分以上水平,至08年中便跌穿60分,近期在50分上下徘徊。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政治人物一般有「黃金100日」,與民眾享有蜜月期,但隨着世界政治氣氛改變,媒體、人民對政府愈見不信任,蜜月期料會愈來愈短,他說曾蔭權有約3年時間有相對高民望,已算不俗,但下任特首無論誰出任,相信蜜月期只會愈來愈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