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民幣商機無限,隨着新加坡高調向中國爭取,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將面對星洲的挑戰。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上周到新加坡金融業的「腹地」東盟其中兩個最大成員國—— 印尼及馬來西亞,進行人民幣國際化路演,宣傳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希望爭取更多東盟國家以香港作為人民幣結算中心。
陳家強上周與上海金融辦主任方星海帶團訪問,在印尼及馬來西亞展開一連4日的聯合路演,參與機構包括多家跨國公司、金融機構及資產管理公司。他昨日透過個人網誌表示,自從金融海嘯後,中國及亞洲新興市場急速發展,全球經濟重心正轉移到亞太區,人民幣國際化有助國家在全球增強影響力和話語權。
從美元轉人幣計價 過程複雜
陳家強表示,現時東盟國家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頻繁,使用人民幣結算可以減低因使用其他幣值結算所帶來的資金成本、匯率波動所引起的風險,以及結匯過程所涉及相當高的成本,因此發展人民幣結算市場的潛力很大。
陳家強表示,將透過香港及上海合作,為人民幣提供必要的回流渠道,同時推廣海外地區以人民幣作貿易結算和貿易融資,進一步加強人民幣在海外國家應用,但要從採用美元計價改為使用人民幣結算,過程較為複雜,市場亦需要一段適應期,因此今次東盟之行主要目的只是希望宣傳香港的人民幣業務。
陳家強:並非搶星洲生意
印尼及馬來西亞向來與同為東盟成員國的新加坡關係密切,被視為星洲金融業務腹地。陳家強接本報記者查詢時表示,今次宣傳並非要與新加坡「搶生意」,只是希望向東盟國家宣傳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好處,幫助人民幣國際化。他表示香港與新加坡定位不同,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充足,已形成完善資金池,在擔任人民幣離岸中心上具有優勢,不擔心新加坡會威脅香港地位。
香港自去年開始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在中國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之下,截至今年3月底止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額已逾45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4倍,而香港對外貿易以人民幣結算比例,則上升4個百分點至7%。
東盟與中國 貿易額逾2900億美元
不過,一如港交所(0388)主席夏佳理曾經表示,香港雖然具備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條件,但中央並未給予專利,在人民幣的龐大商機下,新加坡一直虎視眈眈。雖然新加坡與中國貿易額僅約500億美元,不足香港貿易額四分一,但整個東盟對中國去年貿易總額已逾2900億美元,而且人民幣國際化下一步極可能是擴展至東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上月就明言有意將當地打造成第二個離岸中心。
(明報記者鄧偉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