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上周,港股是出現爭持。歐洲的債務危機、A股下挫、美國加息等等,都是一些令人對大市感到擔憂的因素。在周一,恒指更是急挫近500點至22711點水平。不過,儘管如此,恒指跟着卻是能逐步收回失地,並在上周五重返23,000點水平。一周而言,恒指只是下跌了81點,並然23118點告收。
留意恒指成交改善情况
值得留意的,是在近月來,外圍的壞消息不絕,恒指亦不只一次跌穿了23,000點水平。不過,港股隨後都跟着能重返23,000點以上。上周五,港股的成交不算高,只是在640億元水平,不過比起周二的520億元和周四的560億元,已算是一改善。基本上,在股市發展這問題上,邊際上的改變往往比絕對值重要,這點值得留意。從這角度看,恒指在今周初的發展甚為重要。若恒指能在成交改善的情况下繼續攀升,這會是一值得密切留意的信號。
值得留意的,是前周五的期指大反彈,相信是意味着不少期指淡倉已經平倉鎖定利潤。大市在滿佈負面消息的情况下仍跌不下去,可以說是反映大市的沽壓不大,大市屢次在跌破23,000點後仍能夠反彈,亦是可以說是反映着有資金在低位吸納。基本上,慧雅認為23,000點是一關鍵水平,因此下周初的發展甚為重要。無論如何,目前不少藍籌股已跌至低於1倍市帳率,市盈率亦只是略高於10倍,就估值而言,港股目前的水平實在不算高,亦相信已反映了不少負面因素。雖然不少市場人士紛紛說本港樓市見頂,但慧雅覺得本港樓市只是整固,眾多大股東的入市行為亦值得留意。以慧雅之見,現在仍是候低吸納港股的時候。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