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德國昨宣布將於2022年全面停用核電,開主要工業國先河。德國官員稱,停用核電不會造成電力供應不足。日本發生核災後,已率先宣布暫停新核能計劃,瑞士上周亦宣布會在2034年停用核電,各國連串行動反映發達國正對核能全面反思。
17核電站反應堆 8個已停用
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周日經近12小時磋商,終決定於2022年徹底放棄核能發電。德國現時17個核電站反應堆中,有8個已停用,包括一個位於北部克呂梅爾(Kruemmel)、因技術問題停用多年的反應堆;另外7個則屬舊式反應堆,於3月日本福島核危機後,被下令關閉作安全檢查。
環境部長勒特根(Norbert Roettgen)表示,現已停止運作的8個反應堆將不再重啟,至2021年底會關閉多6個反應堆,3個較新的反應堆則將運作至2022年底,以作安全緩衝,避免能源供應受影響。核電佔現時德國總用電量約22%,如何補回電力惹外界關注。勒特根表示,停用核電不會造成電力供應不足,稱政府將確保電力全天候供應。
今年動用556億建10風力電站
事實上,自日本核危機爆發後,德國政府已計劃增加再生能源供應,特別是離岸風力發電,以減少對燃煤及核電的依賴。計劃之一是在離岸設立大型風車渦輪發電站,目標是在2030年以風力生產250億瓦電力,以替代國內的核電站。德國復興信貸銀行今年將借出約556億港元,興建首10個風力發電站。德國亦計劃透過增加能源效益,例如採用歐盟的電器耗電標準、替代高耗電工業等措施,在2020年前減少10%電力消耗。
反核輿論高漲 綠黨抬頭
停用核能的決定,將令德國重回2002年德國社民黨及綠黨執政聯盟設下的時間表。默克爾去年10月建議將國內核電站的營運期限平均延長12年,獲國會通過,但決定在民間反彈聲音強烈。福島核事故後,德國棄核輿論高漲,促使默克爾政府重整核能政策。上周一德國北部不來梅州的地方選舉,反核的綠黨首次得票多於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被視為民眾反核呼聲的反映。
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