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貿發局於上月底首次於成都舉辦「香港時尚購物展」,有超過330個香港品牌參與,吸引逾26萬人次進場。多個香港本土品牌都認為,西部地區消費力強勁,而且當地市民對於品質要求愈來愈高,香港品牌在西部有一定吸引力。
今次購物展由貿發局與成都市政府合辦、成都市貿促會(市博覽局)承辦,於5月27日至5月31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貿發局成都辦展覽 26萬人進場
參展商之一鴻福堂高級經理潘智雅表示,公司於廣東省及上海已開設逾30間自營店,在成都亦有分銷網絡,今次來成都參展是希望更多宣傳品牌。她指出,鴻福堂在內地沿用香港策略,在地鐵開店,產品亦是中央生產後運到各地。她指公司定位為中高檔市場,價錢較內地其他飲料貴,但由於香港品牌有品質保證,市場亦較容易接受。
念慈菴:內地多仿製品 參展加強形象
另一香港品牌京都念慈菴市場副經理張歆表示,集團80年代起已進入內地市場,一直以分銷形式銷售產品,亦透過電視廣告等作宣傳,不過,內地仿製產品繁多,亦有消費者以為京都念慈菴為內地品牌,因此公司透過參展推廣產品為香港品牌的形象。張歆指出,念慈菴在內地銷售與港不同,是以藥品作銷售,需要到藥房購買,但她認為並沒有影響產品銷售,因內地藥房數目多,所以選擇可靠的經銷商更為重要。
同樣以分銷形式銷售、以EDO為品牌的食品公司金洪有限公司,其市務經理馮建成表示,公司20年前進入廣州,現時在華南及華東有完善分銷網絡,是時候進入西部市場。他認為西部地區人民消費力強勁,較高檔的日韓風味食品受歡迎,加上產品多數於外國製造,有質素保證。
貿發局西區首席代表黃天偉表示,成都較6年前發展迅速,除了人工大幅上升外,市民消費意欲亦較重慶等地旺盛,特別是在地震後,市民更加懂得及時行樂,無論香港大地產商抑或中小企都希望在成都市場分一杯羹。他指出,部分中小企進入成都遇到的困難,主要是由於兩地文化差異,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况,例如沿海可能仍注重制度,但在內陸地區關係則更為重要,他寄語港商不要「大香港心態」,要有適當的心理調整。
另外,除現場零售外,貿發局亦組織了超過300名買家到場參觀,並安排了多家成都大型百貨公司的代表與香港展商會面,作商貿配對活動。
撰文:羅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