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歐洲連奪18命的大腸桿菌疫情,是由一種具超級毒性的全新類型大腸桿菌引起,因菌株擁有多種耐抗生素的基因,使其難以治療。中國質檢總局已要求加強歐洲輸華蔬菜的監控。
德國大腸桿菌疫情爆發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與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機構,與德國漢堡大學醫學院展開研究。華大基因成立的專責研究小組,在取得細菌樣本3天內,完成該大腸桿菌的基因組測序。經初步分析,該菌株是一種兼具侵襲、產毒的新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屬STEC血清型O104,但以往未曾引發大規模爆發。
與02年中非疫菌類似
STEC即志賀毒性大腸桿菌,屬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其中一種。歐洲疾控中心(ECDC)已證實,今次疫情由STEC引起,這種病菌過往主要影響5歲以下幼童,有別於今次大多是成人感染。
華大基因指出,該菌株與2002年中非愛滋病患者腹瀉樣本中的大腸桿菌55989菌株,同源性超過93%。根據基因序列的分析結果,該菌株通過基因轉移,獲得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毒力基因,可能因此導致患者併發致命的溶血性尿素症候群(HUS)。因菌株具抗藥性,令抗生素治療效用不大。
德國專家指,德國科隆10年前亦發現O104的病例,之後病菌不斷變種,毒性及抗藥性大幅增強。疫情至今造成18人死亡,除一名曾到德國的瑞典遊客外,全部死者來自德國。德國迄今約有2000個確診或疑似病例,單在周三已新增365個病例。英國衛生部門亦證實錄得7宗病例,源頭來自德國,病者包括3名曾到德國的英國人及4名德國人。
患者多生吃蔬菜 未發現源頭
特別令人擔憂的是HUS患者明顯增多,德國疾控機構周三公布,當天全國HUS重症病例比前一天增加近100,達470例,是一個月來重症病例增長最多的一天。根據世衛資料,HUS病徵包括急性腎功能衰竭、溶血性貧血及低血小板,死亡率達5%。
當局警告,感染可能還會蔓延,但感染源不明,人際接觸亦可造成傳染,不過目前感染源的調查主要集中在蔬菜,迄今調查結果顯示,患者明顯比沒有患病的人更常吃生番茄、青瓜或生菜等。然而德國衛生防疫部門迄今還沒有從任何食物,驗出引發今次疫情的菌株。
耐熱性差 煮熟食物可殺菌
德國明斯特大學醫院的華人細菌專家張文蘭說,疫情爆發一個月以來出現這麼多HUS病例,前所未見。她指出,這種細菌傳染性很強,100個細菌就能造成感染,有別於一般沙門氏菌要1000個以上才能引起感染。但她呼籲民眾毋須恐慌,因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耐熱性較差,在70℃以上的水煮食數分鐘就能殺菌。
新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