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叔摰友:平反不樂觀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4日 05:59
2011年06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的摰友游順釗,每年都為明報「世紀版」撰寫悼念六四文章,今年他揮筆撰文〈兔年的六四〉獻給亡靈和在天國的老友。在當前政局下,他對六四平反感悲觀,認為平反的大前提是內地民眾需普遍公認八九民運是中國民主的源頭,將六四血的教訓植根心中。

對聯獻亡友:六四龍潛

游順釗過去21年的悼文,都有司徒華拍膀鼓勵。過去數月他埋首案頭,寫畢洋洋千字,特地附上對聯《六月追思》獻給已故華哥:「維權風湧 訴冤聲不絕 紫荊齊開難指日;六四龍潛 平反案無期 黃泉獨往恨非時」,對聯意指中國老百姓面對的不平如浪濤,但內地和香港民眾支持民主運動已不復1989年聲勢;六四平反遙遙無期,人們期待華叔為此出力,但他已赴黃泉。

「我對六四平反不樂觀,基於三大理由:一,國內封殺力度加劇;二,六四只停留知識分子間的討論,未滲入基層青年;三,經濟發展蓋過民主理想。」

維權小石難激巨浪

游順釗是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語言學榮譽研究員,精通中西文化。他認為,中國難有中東式的翻版茉莉花革命,「當今中國青年不像埃及的,內心有股民主激情」。那麼民主種子又如何在黃土萌芽?游順釗分析,中國會有愈來愈多零散維權運動,估計工運力量尤其顯著,如粒粒小石跌入大海泛起漣漪,卻難激起千重巨浪推動改革,「但假如所有維權運動都以八九民運為根、承繼八九精神,老百姓心中都有22年前的天安門廣場而不忘本,一粒粒的維權小石,就能建立協調默契與共識,集成巨大民主力量。」

「那時候,六四平反會隨之而至。可能再要多等二三十年?我也說不上。」

「我想,華哥在天堂會同意我所說。他雖然說過2023年,但說時可沒有十足把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