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再有兩款台灣進口本港冲劑飲品受塑化劑污染須全面回收,內地亦首次發現靈芝孢子粉片受污染,面對塑化劑風波愈颳愈大,本港食物及衛生局終改變初衷,決定將DEHP列入恆常食品監察,若驗出超過1.5ppm(佔食物重量百萬分之1.5)便須禁售,但當局承認,塑膠器皿或食品包裝也會滲出塑化劑污染食品,難設定「零容忍」。
禁售冲劑只供會員網上訂購
食物安全中心前晚已接獲台灣當局通知,兩款曾分銷到本港的台灣生產ORIYEN成長營養冲劑,懷疑受塑化劑DEHP污染,但中心直至昨晚才公布資料,指令入口商停售產品(見上表)。初步資料顯示,有關產品只透過網站供會員訂購,並無其他分銷商或門市出售。
至於疑受塑化劑污染而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勒令停產的協和牌靈芝孢子粉片,以及美中清素牌多種氨基酸片,當局仍在跟進在港是否有售。
食具器皿易滲出 「零容忍不可能」
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周三在立法會上才說毋須將塑化劑DEHP納入恆常食品檢測範圍,昨日態度卻180度轉變,宣布要作全面監管,任何食品的DEHP含量超過1.5ppm均不准在市面出售,「不能定為零容忍,是因為一些塑膠器皿或食品包裝,都可能污染到小部分食物,無可避免」。他否認當局反應慢,並指政府化驗所會盡快協助本港的商業化驗所獲取DEHP檢驗技術及認可。
科學界早已指出不少食品的包裝膠袋,尤其是PVC膠,會滲出環境雌激素塑化劑污染食品。然而,食環署承認本港目前無法例規管用以配製或保存食用食物的用具,或食品包裝容器所採用的物料。海關則表示,就一般與食物接觸和膠物料及製品,包括保鮮紙等,其檢測安全上限為1.5ppm。
可口可樂:膠樽檢驗證無塑化劑
本身是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的香港餐飲業代表黃家和坦言,塑化劑污染食品問題對業界構成很大困擾,因即使食品無問題,其包裝物料滲透,驗出超標也屬違規,他說,無論是生產商或食品入口商也開始要為產品化驗,或要求供應商提交化驗報告。
不過,並非所有塑膠食品盛器均用PVC製成,可口可樂中國有限公司表示,本港出售的所有膠樽裝飲料使用的物料為PET,沒有使用任何塑化劑。該公司在港生產的飲料產品均不含DEHP或DINP塑化劑,他們早前已將相關飲料產品送往獨立化驗所檢驗,結果顯示所有產品均不含塑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