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林先生想知道除了基金外,是有那些更快的方法可令資產增值?從林先生提供的資料(見表)看,林先生的現金流不多,只有約4,000元,唯一的投資是一份每月供1,500元的基金和2個靜待資產增值的單位,若要找一個較快的資產增值方法,就是可以趁樓價還未回調時把其中一個單位賣走(因受制於特別印花稅,要小心衡量應賣那一個單位),在扣除律師費,所欠按揭額,地產代理佣金和政府收費後,不計首期之40多萬元,應有10至20萬元進帳。還有一個好處,可減去90多萬元的負債。
現金流不多 可考慮賣樓減負債
若不想賣樓,就要利用手頭上每月現金流4,000元和儲備10萬元。要快但風險最高當然是買股票,買槓桿外匯,買倫敦金,買期貨,但以林先生的工作情况看,他缺乏的,就是時間,這些投資工具皆需要時間去作管理,才有較大的勝算,否則貪字得個貧。不過,林先生可買和房地產有關的證券或衍生產品,具高流動性,入場費合理,回報率較高(相比租金收入少於3%)的優勢。
退而求其次,是借助專業投資人士之力,為林先生打做一個回報合理但風險較平穩的投資組合。林先生對投資基金有意見,想是基金表現未如理想,他的理財顧問可能未能提供林先生需要的資訊和建議,這些都是可以改善的。再者,已供的資金,也可有方法靈活處理。
林先生的投資組合,可以包含股票基金,固定收益基金和資源基金等作不同比重分配,比重可按林先生投資目標、取態、策略,投資期限和投資回報設定。
其實以林先生目前及可預見將來,大仔將要讀識字班,細仔將出世,這兩重要事項,皆會消粍林先生的儲備,加上林太是家庭主婦,無收入之餘,還要照顧林先生和兩個兒子,甚為吃力,故與其談投資這樣不切實際之事,不如先理順整個家庭風險,有備無患才是正道﹕
預見支出將增大 先備充足保險
1. 家居保險(自住單位)。
2. 按揭保險(自住單位和出租單位),萬一有事,林太不用擔心樓按供款。
3. 火險(出租單位),若購按揭保險,火險可略去。
4. 意外保險。
5. 家庭醫療保險,特別是兩小孩,他們需要和醫生打交道的時間比成年人多,且醫療費高昂。也可考慮單買成人醫療保險,可選擇保費回饋計劃,當作低息儲蓄。
6. 危疾保險,以林先生之勤奮,或較易疏忽打理自己的健康,再加上積蓄有限,這不單指林先生,也包括林太,要知危疾保障不止是看門口,很多時會是及時雨。
林先生沒有明言他目前持有的保險是否人壽保險,但可和上列6項保險作一併考慮和檢討(如保障額是否足夠?是否有非保證紅利?受益人是否恰當?)。最後,林先生也要為兩子的教育費早作準備才是上策。
雋達理財策略有限公司分行主管 吳偉鈿
william.ng@champus.com.hk
■理財信箱查詢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 座15 樓,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pslau@mingpao.com /
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