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臨近年中,一眾大行都會作下半年展望。在下並不懂得看半年後會發生什麼事,與其這樣,展望第3季就較合情理罷。
通脹加息效應 大於歐債
還有一個月就踏入下半年,歐元去向,當然關係到不少因素,如歐債、加息與否、美國貨幣政策等等。不過要數較重要的因素,就非息差莫屬。大家先看附圖,圖中顯示自2010年初開始,歐元與美元的3個月拆息與歐元走勢的關係,當中可見歐美的息差與歐元存在甚高的正相關性。亦即是,市場炒歐洲加息,歐元升,反之亦然。
看過此圖後,會否覺得歐元會繼續升?對於筆者而言,此圖只不過是一幅圖案而已,並沒有什麼前瞻性。不過,當中卻提供了一樣很重要的信息,就是:通脹加息效應大於歐債。此話何解?撇除第一輪希臘歐債,今年初愛爾蘭獲救以至葡萄牙歐債,再至現時的希臘債務重組,無一不是「大大鑊」,但又如何?
從拆息上看,歐元拆息自去年6月就一直向上,就算當中夾雜不同的歐債事件,亦未曾打斷過歐元拆息的強勢。雖知拆息一向是反映市場對央行息率的看法,此種升勢不就反映了市場對歐債的大無畏精神,亦反映了對未來通脹的憂慮嗎?
不過,弔詭的是,現時美國通脹3.2%,歐洲卻只有2.8%,為何大家只怕歐洲加息,反而就不怕伯南克收水呢?在下亦難以解釋,筆者只可說QE1、2、3在搞鬼。
最後結論有二,一是只要歐洲通脹威脅仍在,就算歐債有第四、五、六波,亦不會是歐元回吐的藉口。第二,只要聯儲局一日不承認通脹威脅,加息亦無望,歐元亦暫不會遭逢巨劫。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 環球金融市場部
lauginyip@bankcomm.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