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股已連續5周下跌,金融板塊更成為了重災區。美國大型銀行股的股價正在去年12月初以來的低位徘徊。近期美國銀行業的負面新聞一浪接一浪,因此認為銀行股「低處未算低」的投資者大有人在,唱淡之聲不絕,但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美國銀行股此刻已嚴重超賣,意味着短期內出現反彈的機會很大。
追蹤標普500指數金融成分股(包括銀行及保險股)表現的ETF——Financial Select Sector SPDR (美股代號﹕XLF),上周五股價收報15.22美元,是自去年12月7日以來最低。過去1年XLF回報只有10%,遠低於標普500指數近25%的升幅(見圖)。
華爾街訴訟不斷 高盛跌至11個月低位
要為金融股弱勢找原因一點也不困難﹕美國樓市疲弱,聯儲局加息無期,再加上一系列新監管措施陸續上馬,令許多投資者擔心銀行未來經營環境艱難。穆迪上周便以美國政府減少銀行業支援為由,威脅調低美銀、花旗與富國銀行的債務評級。此外,困擾華爾街的訴訟此起彼落,例如媒體上周便報道高盛再因銷售次按債券的爭議手法而收到法院傳票,其股價也因而應聲跌至11個月低位。
此外,由「沽神」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與對冲基金巨擘泰帕(David Tepper)主理的對冲基金今年首季相繼沽售手上的銀行股,更加深了市場的憂慮,例如泰帕上季合共沽出了手上約三分之一花旗與美銀股份。單看銀行股自4月以來的表現(反映美國24家全國或地區性大型金融股走勢的KBW銀行指數跌了8%,遠差過標普500指數約2%的跌幅),泰帕這一步棋可謂恰到好處,但卻向市場發出了金融業前景黯淡的信號。
美大銀行市盈率 遠低標普500
然而,市場也有看好銀行股的分析員,例如高盛星級銀行股分析員拉姆斯登(Richard Ramsden)便積極唱好。上月25日,他便向客戶舉薦買入銀行股,因近期急跌後,銀行股已呈現了入市時機,特別是美國的銀行今年的貸款會有1%至2%的增長。
銀行股何時見底,恐怕只有上天才可以提供一個準確的答案。然而,若然大家相信在股市搵食,從來都要冒風險,此刻的美國大型銀行股看來已到了具吸引力的值博位,特別是一般投資者對金融板塊的負面情緒已跌至甚低的水平。以XLF的相對強弱指數(RSI)為例,如今已跌至極度超賣的30邊緣。市場研究公司FactSet Research統計亦顯示,現時美國大型銀行平均市盈率只有9.4倍,明顯低於標普500指數12.4倍的市盈率!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