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虐待」內地新股 港交所有機遇長青網文章

2011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6月08日 05:59
2011年06月08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這陣子雖然環球股市反覆下跌,但香港這邊廂的新股排隊上市場景依舊興旺,其中大部分依舊是來自內地的企業。不過,同一時間,內地企業到美國上市卻遇到相當大的阻力,先有已上了市的企業會計帳目飽受質疑,一不留神,隨時會犯上刑律。兩周前,又有內地企業臨時取消在美國的上市計劃。到了上周,在美國上市的正興車輪集團突然遭到洗倉衝擊。上周五收市時,正興的做價已較上月掛牌時招股價暴跌了21%。

近月在美國上市的內地企業接連爆出醜聞,既令投資者甚感不安,亦促使美國監管當局加強對中國企業的審查。單在過去6個月內,便有超過25家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企業被揭發有會計問題,一些涉案的審計師更匆忙辭職。在如此狂風暴雨下,已有部分原準備到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選擇暫避風頭,例如,節能能源供應商挪寶上月底便第2度宣布押後赴美上市,另一家網上電子產品零售商亦撤回了赴美上市的申請。

炒家藉醜聞沽空圖利

然而,有危便有機。內地企業涉嫌欺詐的問題,已成為了一些職業炒家的財路。近日,沽空專家布洛克(Carson Block)便指控在多倫多上市的嘉漢林業(Sino Forest)誇大銷售額及林地價值,導致該公司股價暴瀉71%。這家企業的大股東包括了「沽神」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隨着嘉漢林業作出反駁,公司股價周一反彈50%,但布洛克揚言會繼續沽空,直至其股價跌至零為止。

布洛克在「沽神」頭上動土劇情精彩,亦反映海外投資者對內地企業誠信的信任度是何等脆弱。但一些以中國市場為目標的私墓基金卻把中國概念股在美國的退潮視為機遇,在他們看來,少數爛蘋果無法遮蓋內地企業的發展潛力。

先在美私有化 再包裝來港上市

《華爾街日報》日前便引述投資機構Roth Capital Partners分析師托賓(Mark Tobin)指出,多家在美國上市的內地中小型股份與香港或上海上市的同類股份比較,市盈率明顯較低,例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鐵路網控制系統商「北京和利時」的預期市盈率只有11.27倍,在本港上市的同類公司——株洲南車(3898)的市盈率卻高達18.7倍。私募基金的如意算盤是,先把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私有化,經過重新包裝後,再安排在香港與內地上市沽售。兩地市盈率的差距透過一買一賣後,便可以成為私募基金的巨額盈利來源。內地企業在美國上市吃盡苦頭,對於香港來說,幾可肯定是一大機遇。因為香港畢竟還是內地企業最易籌集資金的市場。在這個過程中,香港交易所(0388)肯定是一個大贏家。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